「正精進」與「不思善 不思惡」的矛盾  陳積
 

一.〔八正道〕中的「正精進」是:
  .令未生的惡念不生
  .已生的惡念令摒除
  .令未生的善念生起
  .已生的善念令保持及完善

二.《法句經》第183節: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三.南傳阿姜查禪師的教導:
   「我們不求惡,也不求善;我們不求負擔和輕鬆;快樂和痛苦。
   當我們的欲求終止時,寧靜便穩固地被建立了。
   佛陀稱這種最高的證悟為『寂滅』,就像火的熄滅一樣。」

四.北傳慧能禪師的《六祖壇經》: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五.葛榮導師:
  「禪觀時對身心的任何現象不冠以‘加’號、亦不落‘減’號,當如實觀之。」

  今年佛誕禪營期間最後一天的研討中我曾問淨行導師〔八正道〕中的「正精進」雖知是如以上第一點所說的內容,但修行實踐時如何可令「未生的惡念不生」呢?導師的答案是:「以『慈心禪』使自己常懷善念,惡念無從生起。當然有時仍難免有漏網之魚──惡念仍然生起,此時佛陀在『正精進』裡已為我們設計了另一招──已生的惡念令摒除。」在此討論中有一位師兄提出佛門中的另一概念「不思善,不思惡」,不把心中昇起的思想評價為善或惡,能做到此便沒問題了。但個人認為在實踐上這做法很有問題,想了一會後便舉一例反問那師兄:「譬如我見到我的仇人時,根境觸頓時心中昇起欲拿刀刺他這惡念時,如我日常修行是對昇起的任何念頭都不管它是善是惡,心中無是與非的界限的話,那我便可能在此時不懂摒除這惡念,任由惡念滋長而付之行動,犯上傷人罪了。故此做人怎可善惡不分呢?」。此例在佛徒眼中看來頗兇殘,驟看會使人感覺筆者內心性向暴戾兇殘以致對境所產生的思惟反應也如此激烈殘忍。在此須說明一下,其實當時筆者在思考用甚麼例子解釋做人沒有善惡原則是大弊時,考慮到要一針見血指出此點的話需要用一個大惡例子,才容易使人領會在修行中善惡須分明,故此用上這麼一個「仇人見面份外眼紅」的激烈例子。

  今天有空拿起《阿姜查的禪修世界》小冊子瀏覽,讀到他以上第三點也是有關善與惡的教導,亦繼而昇起以上各點的佛教中有關善惡的文字。遂把小冊子合上,靜思一下這個課題,最後得出如下心得,在此與法友分享一下,如有不對或欲作補充,請勿吝賜教糾正。

  其實以上各點佛教中對善與惡的教法並無矛盾,只是未完全了解其文字深意而會錯意。這個是對善惡業的“實行”與“觀點、評價、愛惡”的問題,以下把上述五點逐一說明一下:

一.在「正精進」裡是叫行者去“實行”把心充滿善意,使惡意心境生不起來,就算已昇起也應適當摒除之。「正精進」有助培育「正念」及「正定」,不對這些善惡心境生“愛惡”便沒問題。

二.在此《法句經》的教導裡也是叫行者去“實行”善業不行惡業,實踐時不起“愛惡”便是。當中的「自淨其意」太簡潔,沒詳述其做法,易使人解為「把心洗淨,不准許有不潔邪惡的質素,只容許聖潔良善的質素。」這容易引起人心中的加減號、對與錯、髒與淨的評價,而對善與不善的心境生出愛惡及執著。

三、四、五.這三位大師便是在教人如何去實踐「自淨其意」。他們在教導不要對所觀所遇的身心境況(善的、惡的、不善不惡的都包括)評價、愛惡,才能證得心的寧靜、如實、本來如是。這三位大師的一生教導裡,都有鼓勵人去“實行”善業、揚棄惡業,只是不要對善惡業起“評價”及“愛惡”──阿姜查用語是“不求善,不求惡”、慧能用語“不思善,不思惡”、葛師用語“不落加號,不落減號”而已。

  故此,佛教中一切教人分別善惡的教導是指行善業去除惡業的實修功夫,包括身、口、意的行為。而談到非善非惡、捨心或平常心對待所作善惡事等教導是希望修行人不要對善惡業起愛惡及執著,影響對世間的如實觀而有礙證得最究竟的涅槃寂靜;並非叫修行人心無善惡原則地生活。

  基本上,只要你深研〔八正道〕中的「正念」,便沒有對以上善惡觀念的誤會。因為「正念」雖強調“只是知道” (Bare attention)──不予所緣境以評價(不思善、不思惡);但它有另一質素──“擇法覺知”,使行者能擇善而行、擇惡而棄。

最後,阿姜查禪師把以上道理總括如下:
  「佛教的教化是有關離惡修善的,
    而當惡已被捨離,善也建立起來時,
    我們便必須放下善惡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