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和自恨 [1](下)   
 
原著:Sister Ayya Khema
翻譯:心燈
 
  太鬆懈是種極端,永遠認為做得不足夠是另一種極端,兩者也非理想。能夠將自己看成為自己的母親就是愛與智慧的結合。假如我們既是自己的母親,同時間又是自己的頑皮小孩的話,這就容易在自愛與自恨之間找到平衡點。一個明智的母親會以關愛與慈悲之心去照顧她的孩子,同時亦會以溫和及持續的規律去管教他。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歡被管束,但是一個好的母親知道繼續管束的需要。假如我們同時是母親和孩子,我們會理解我們裡面的小孩需要成長,裡面的母親需要幫助小孩成長。這裡既沒有縱容,也沒有不滿或阻礙。一個明智的母親會發現這個頑皮的小孩是一種挑戰,這個挑戰便是我們都必須去面對的,最後使我們變得成熟。對待孩子時缺乏愛心或者充滿不滿並非一個母親應有的態度,相反地,應該一次又一次的加以持續輔導。

  當我們發現自己內在小孩的部分頑固不聽話時,也就是內觀徹見我們的「自我」,也就是徹見那個製造麻煩的傢伙的時候。於是我們可能會感到很鼓舞,為了達到終極解脫而努力修行。但是我們終會發現我們必須看得很清楚,除了我們的「自我意識」是個問題外,在整個宇宙裡的任何一處,並沒有任何其他問題。這個對「自我」的錯誤理解帶給我們欲望,持續不斷的為我們製造苦(dukkha),即使我們想好些或者更能幹,更覺醒或者更和平,更重要或者更受讚賞,所有的「欲望」都是不滿和煩惱痛苦的根源。如果想理解佛陀的教導,四聖諦的第一和第二聖諦必須向個人的內在看。即是,無論欲望有多崇高,它依然是苦(dukkha)。只有當我們欣賞這些事實及其對我們的意義,最後我們才可以放下。

   如果我們不首先掌握「自我」,並明瞭它只是個製造麻煩的傢伙,我們將永遠不能達到無我(anatta)的境界。每次自我的概念升起並製造煩惱時,我們就可以學習放下。不過疑惑仍然存在,例如:「我真的想去除『自我』嗎? 那麼我還會有什麼?」只要我們認為還有其他的方法能夠解脫苦——雖然仍未找到,但這將使我們永遠無法全心全意地修行。

   假如我們能視自己是母親和小孩,在小孩被引導的同時也受教訓,這就能有機會去看清我們所玩的「自我」遊戲。就像一個母親愛她的小孩,無論小孩玩什麼遊戲,無論小孩製造多少煩惱都沒關係,我們也應該如此。無論我們做什麼,愛是我們生活的必須成份。無論我們是否值得被愛,並非其衡量的標準。只有阿羅漢是完全值得受他人愛戴的,其他人都是自我中心和自利的。愛是柔軟的、溫暖的感受,在生命中流動著。無論我們有多大的信念,假如我們不能在自己內在產生愛,我們就不能將它擴展給他人。我們愛自己有多少,便能夠去愛別人多少。愛是心靈的質素,沒有分別的性質。假如你有自己的孩子,你可以將對他們的感受擴展給你自己。你有愛你的媽媽,所以你知道她對你的感受,這將能幫助你理解如何對待你自己。每一次覺知到自我為自己帶來麻煩時,我們會較為少許接近對「無我」(non-self)的理解,因為我們將會強化去除麻煩製造者的決心。這不足以避免或者解決問題。我們必須要滅除它的「因」,否則困難會一次又一次的升起。

   自愛與自恨只是同一個錢幣的兩面。當我們經驗到安全和對自我已無痛苦的感覺之中道時,方是最後的解決之道。當我們內心沒有痛楚時,會較容易與他人相處。每一天的開始,給自己一些愛和溫暖的感覺,就好像你是你自己的母親。這樣能使心安住下來,並使心意一致。心和意念必須要和諧以令我們整全。我們思考什麼和我們感受什麼距離萬丈遠,因為我們將思想代替感受。每天的開始,透過向自己釋放內心的慈愛,將意念和心相互調和在一起。之後內心裡要生起喜悅之心,因為在你的一生中,難得有如此殊勝的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請以母親的慈眼與幫助孩子成長的慧眼來看待自己。

 

[1] Sister Ayya Khema. (1988) “Self-love --self-hate” from Little Dust in our eyes, Sri La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