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來有我系列之二
肥 甘 的 足 跡 --先有快樂的心境,才有快樂的環境  定慧
  港人有句俗話:「行路上廣州。」形容人的愚痴。電影《阿甘正傳》中,主角呆子阿甘的至愛,包括他母親和女友分別離開了他,為了排解心中的苦悶,有天無緣無故地,他決定要從美國的東岸跑到西岸,再由西岸跑回東岸,來回跑了幾次後,吸引了不少追隨者和媒體的注意,有天,可能因為心情突然轉好,又無緣無故地不跑了,留下一堆傻了眼的追隨者。
  想不到在現實中美國竟然有位叫史提夫沃特 (Steve Vaught) 的仁兄,真的從美國的東岸走到西岸,他為甚麼要「行」呢?香港某報章親切地稱他為肥甘,我們姑且隨俗。一年前他出發前,他在網上日記 [1] 中提到肥胖使他非常痛苦,經常要面對自我批判和他人輕視的目光,肥胖奪去他生命中一切光明和快樂,令生命中的一切變得索然無味(“So being overweight darkens every good thing that you achieve in your life and even prevents some things from happening at all”)。肥甘認為一般的減肥方法根本沒有用,唯有以這樣痛苦的方法,才能緊記減磅的痛苦,他日才不會再胡亂進食而導致再次肥胖。當時他體重為186公斤,一年後,他走過約4,830公里路,穿破了30對襪、15對鞋,終於走到了西岸,減掉了45公斤的贅肉,那麼他又有甚麼得著?
  肥甘快到達終點,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他寫到:「走過了幾千公里的路,我終於找到了內心的平和,終於能夠和諧地和這個世界共處,我找到了平衡,不會再刻意要改變些甚麼,而會接受生活中的一切。我明白到只有透過接納才能找到平靜,刻意要改變世界,努力地改變自己,成為不是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差的戰爭,因為每當人嘗試掙扎,就會失去了平衡,就注定會失敗。與世無爭,和平共處,是我將會做的。」

是狗搖尾,還是尾搖狗?

  在一次訪問中,主持人問他暴肥的原因,原來十多年前,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撞死了兩位老人家,這場無情車禍令他內疚不已,於是他不停吃、吃、吃,麻醉自己。他3年內體重暴增68公斤,更患上飲食失調症和嚴重抑鬱,每天生活都不快樂。
  他真正的所得不是成功減了磅,而是他真正明白了快樂的秘訣,就是先有平靜的內心,再有快樂的心境。所以使他真正煩惱的不是外境(社會的壓力、歧視的目光),也不完全是自己的身體,而是自己的心境。一般人和肥甘一樣,都是如此的本末倒置,黑白顛倒,所以看見狗搖尾,還以為是尾在搖狗。
  有智慧的人絕對不會將自己的快樂交諸外境,讓別人去主宰自己的心情。這樣的話,如果外境是順利的,他不會特別快樂;如果非常坎坷,也絕對不會因此而失望。李嘉誠先生曾說:「我自己曾經經歷挫折與無助,令我早已下定決心,不以我所擁有或所能發揮的權力來評價自己。」(引自《明報》,2006-06-12)

放下的方法:觀五蘊的實相

  人的業分三個層次:身、語、意,其中最有力量的是意業。如果某人不滿意自己的外貌,他又執五蘊為「一」、「常」或「可主宰」的話,那麼,他將非常痛苦,因為他以為自己透過一些行為,就可以改變自己,甚至是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人的自我由五蘊組合而成,而一般人就會執五蘊為「一」、「常」及「可主宰」。
  以減肥為例,一般人以五蘊為實我,誤以為可以完全主宰自己的命運,以為一旦改變外貌,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境,永遠快樂起來。五蘊的特徵其實是「非一」、「非常」及「非主宰」的。根據因緣法,人的心境由業力所定,包括個人的業(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他人的業(人與人之間的業),這些業都由過去的一切所定。如果某人有受歡迎的業,那麼他自然就能得到他人的注意,甚至欣賞,不論外貌如八兩金和William Hung。如果業力是不受注意或欣賞,那麼去減肥反而可能更使自己不受注意和欣賞,甚至可能弄巧反拙。所以,人在這方面是「非主宰」的。
  其次,業的運作很難預測,所以「減肥是好的」這想法不一定是永恆的,人也可能會後悔,所以在事後說不定會改變主意。
  最後,「五蘊」由色、受、想、行、識構成,是否滿意自己的外貌(色)必須由色和其餘四蘊互動,一個人是否有自信,由共業(其他人怎看)和不共業(自己的看法)決定,如果某人的業是自卑的,整容後他也會繼續自卑,而他和身邊的人關係不好,那麼整容後一樣會繼續自卑,不單單由「色」去決定,而是需要和其餘的四蘊一起互動而成,這就是「非一」。
  總括來說,人要知道自己的苦雖然與外貌有關,但不一定由外貌完全決定,因為五蘊也是和合而成的,雖然有固定的外貌,但如果心態變了,接受自己的外貌,那麼一樣會快活。所以他只需要將自己外貌當成空的,那麼就不再為自己的外貌而煩惱,然後培育善業,那麼必然能夠有快樂的心境,到時候,由於有快樂的心境,會覺得自己的外貌其實也不錯的。
  對於人天道的行者,他會積極地行善積德,使自己有很大的善業,從而有更好的生活。對於解脫道的行者來說,他明白到無論是否能成功改變自己的外貌,結果都是苦,所以會積極尋求解脫,永遠地超越苦。

放下的方法:內觀的原理

  在《何來有我》第十一章中,作者提到凡夫所執的我可分為「粗我得」、「意所成我得」以及「無形我得」。一旦我們透過修行看破這三種我得,內心中的污染法,如痛苦的心境,就不能再影響我們,而生起的將會是圓滿、清淨的智慧,心也將能「住於安樂」。
  一般人減肥或整容最原始的動機是執了粗我得,也即是執了身體為實我;其次,也執了意所成我得,認為「我」是肥的,而肥必然為自己帶來很多的煩惱;實際上,我執中最深層次的是無形我得,執了抽象的想蘊為我,也即是那股隱隱約約的自我感。人在感到自我存在的痛苦(「我很肥!」)中確立了自我感的存在,而正正透過了這種自我感,一切身、心活動、現象才得以確立。
  一旦沒有了這種自我感,苦也就會失去了立足點,就不能再困擾人,以俗話來說,對於那些「唔關我事」的事,我們很快便會加以忘記。
  「刻意要改變世界,努力地改變自己,成為不是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差的戰爭。」
  肥甘走了四千公里的路,終於明白到導致自己煩惱的原因不是外境,而是自己的內心,你呢?他明白到,只有當心得到平靜,快樂才有可能;只有當心快樂,人才能和環境和諧共處。
  肥甘以往認為「減磅」能取悅他人,令自己更受歡迎。現在他終於明白改變自己不一定能取悅於人,因為別人是否喜歡你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而個人是不可能全部掌握,所以他現在學懂了自在生活,不再和自己打仗,你呢?試想想,假設這世上真的有全能的神,而人類文明經過了過百萬年的進化,連祂也不可能令超過一半的人全心全意地信祂、喜歡祂,那麼我們凡人又何必自討沒趣,希望大部分人喜歡我們呢?
  以往肥甘的痛苦是由「肥胖害人」這個想法引發的,而隱藏在深層的其實是另一個想法:「我需要別人讚許才可以快樂。」現在他終於明白到平靜的內心才是最重要的,你呢?有了平靜的內心,就不再相信「肥胖害人」這想法,就能與環境和身邊的人和諧共處;擁有了平靜,內觀智慧才能生起,才能觀察到五蘊的實相:非一、非常、非主宰、無我所。於是,一切煩惱都將失去立足點,人將能證得無條件的快樂,不再受內在的敵人侵擾。

1. http://www.thefatmanwalk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