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禪修路
聖潔的尋找  鹿
 
  曾有機會往美國探望東尼導師,當時已有五年半沒有見面,其間定期與導師的通信知悉導師患上糖尿病,亦有曾往美國探望導師的同修說導師生活清貧,加上導師當時已有八十三歲的高齡,筆者對他的情況甚為關注。

  約見導師的早上,離遠見到導師迎面而來,暗自驚喜,因導師並沒有因病或歲月而有什麼大的變化,驟眼看來跟五年半前一樣,依然步履輕快。繼後的一個星期每天與導師見面,漸漸明白到其實導師並沒有什麼長生不老之術,他的身體跟歲月老化,有手震及腰背痛等等,亦需往政府安排的治療師進行療程,但他與別不同之處是他的心境非常健康,開朗輕鬆,所以他的外表精神爽利,找不到病態。

心從來不會病

  導師曾說一頗有趣的話:身體會病,但心從來不會病(the mind is never sick)。導師所說的話並不是一個概念或理論,而是指出大自然運作的一個規律。一般人所指的所謂心病,只不過是心(心境)在某一時間或時段處於一種迷失或執著的狀態,而這迷失或執著也只不過是未受訓練的心不自覺地住於自己的心所製造的預期或概念,作繭自綁,而不是心真的生了病。心的迷失或執著的狀態跟其他萬事萬物的狀態一樣,是會變化的,亦即是可以從迷失中變回覺醒,一切在乎自己。

  就以導師的情況為例,他獨自租住一間僅可放置一張床、一張椅和一個衣櫃的房間,須與業主共用洗手間和廚房,書桌也須放置在房門外,每天與筆者見面時亦因所住的地點的治安問題而須於日落前回家,加上身體的老病,若然是自怨自艾的話,他可以製造很多負面的概念如孤獨、寂寞、病苦、老弱、貧窮等等來囚困他自己,使他自己陷入不快樂與沮喪。若這樣做的話,這不快樂與沮喪亦只不過是心不自覺地迷失或執著自己的心所製造的負面概念或預期,心並不是真的生病,因為心從沒有受病毒或外物所困。

  導師並沒有製造上述這些負面的概念或預期,所以他的心沒有迷失,保持原本的覺醒,後果便是不但談話時輕鬆和步行時輕快,受身體的老化和疾病的影響也減至最低。

提起興趣或生命力

  若要知道也做得到的話,不可以在理論或概念上著手,必須從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訓練。導師曾提示: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大小事情,必須有生命力(活力/覺醒)(fully alive)。

  就以所穿的衫褲鞋襪為例,一般都認為這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沒有什麼生命力可言。但筆者見到導師所穿的衫褲和鞋時,還記得這好像是跟他多年前所穿的一樣,感到有一點兒奇怪,因為用了這麼多年怎會光潔如新,需仔細看才會察覺其損耗,於是便問導師。導師的答案果然是他現有的三對皮鞋跟所穿的幾件白恤衫和深色西褲,全部都是在香港時已有的,沒有一件是在美國新買的。從這細微之處可見到一個覺醒的人的生活是多麼有紀律的,不但把衫褲鞋襪小心洗燙清理,舉動步履亦須經常保持覺醒(awareness / mindfulness),否則所穿的衫褲鞋襪不可能這麼多年還保持光潔如新。

  筆者回港後亦經常提醒自己毋論做大小事情都觀察心的狀態是否存覺醒與生命力。例如乘坐交通工具時容易沉悶,那便提醒自己覺醒地與有生命力地經歷這沉悶,而不是煩厭或迷失於沉悶,兩者之間的分別細微,需各位實驗實踐才可經驗箇中的分別。同樣,經歷快樂時,亦須訓練覺醒地和有生命力地經歷快樂,而不是膨脹或迷失於興奮的心情。

  曾有同修覺得生活忙碌與繁複,問是否應該把生活模式簡單化,從平淡中認識快樂。又有同修覺得生活無聊與平淡,問是否應該把生活模式改變為多姿多采,使生活有生命力。其實快樂與生命力並不是從改變生活模式中尋找,而是毋論當下這刻所做是什麼事情,都覺醒地與有生命力地去做或經歷。若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無精打采,那毋論所過的生活是繁複或簡單都不會快樂,也不會有生命力。相反,若做什麼事情都提起興趣,那毋論所過的生活是繁複或簡單都會快樂與有生命力。人生的快樂不在於所過的生活是繁複或簡單,而是心的狀態有沒有保持覺醒與生命力。

快樂、平靜與痛苦都不是人生的答案

  曾有多位同修問:有很多師兄或導師都自稱是在分享或教導禪修或佛學,可幫助減薄貪瞋癡及穩固戒定慧,但有一些卻是為了私人利益或不自覺地傳達不正確的禪修或修行方法(法門),那又如何分別誰是在說正法(正確的修行方法)呢?筆者對禪修與佛學的經驗有限,不能直接作答,只可分享經驗。

  筆者選擇修行方法之前,先觀察自己的出發點與付出。若心存貪著或急進,想付出的努力不多而收獲卻不少,那麼所選擇的法門便易會是不正法,就算是正法也易會不正確地吸收或訓練。曾聆聽一些導師建議的法門,無須付出很多,收穫卻不少,筆者對這些建議都沒有興趣,還是逐點逐滴付出實際。曾有同修說:毋論禪修前或後,毋論工作或修行,世上都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請緊記這話。

  若心存依賴,毋論所選擇的導師是在說正法與否,最後都會徒勞,因為修行(心的訓練)從來都不可以靠別人代勞,只可靠自己長期的付出、實驗與實踐。筆者根據自己有限的人生經驗與智慧選擇東尼導師及其他數位導師後,也不是盲目相信他們的建議,而是反思、實驗及實踐他們的建議,最後所相信的是實驗及實踐的結果或經驗,不是別人或自己的建議。一個有趣的經驗是毋論導師所建議的是多麼的值得尊重,不一定就代表適合或配合自己現階段的修行。筆者曾聆聽或實驗一些東尼導師及其他數位導師的建議後,發覺這些建議並不適合或配合現階段的修行,於是便直接或間接放下這些建議。有時候導師會再三指示,但筆者亦會堅持不修習不適合的建議,依法不依人。換言之,修行的重點不在導師或別人,而是在自己正確的出發點、觀察、聆聽、實驗、實踐、回顧、反思及過濾(filter)。

  若出發點是為了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或多一些平靜,最後景毋論達到目的與否,都只是在悲喜平靜之間打轉。那麼修行的正確出發點是什麼呢?回答此問題的最佳方法是以佛陀為榜樣。《阿含經》中部第26章稱佛陀修行的歷程為「聖潔的尋找」(The Noble Search)。這歷程是從一條人生的問題開始:為何當自己是被生、老、病、死、憂悲與雜染所條件或限制的同時,所尋求的一切亦是被生、老、病、死、憂悲與雜染所條件或限制?

  相信各位都曾聽聞佛經記載佛陀是一位太子,被父皇刻意呵護,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所以佛陀出家的原因並不是為了多一些快樂或少一些煩惱,而是「快樂」或「無煩惱」都不能解答上述的人生問題。出家後,佛陀向兩位禪定的導師學習,很快便達到最高的禪定境界,心境止靜,但佛陀卻明白到「平靜」或止靜也不能解答上述的人生問題,於是便離開這兩位導師。往後的數年佛陀修習苦行,捱飢抵餓,露宿荒嶺,瘦骨如柴,體弱不堪,最終明白到經歷「痛苦」也不能解答上述的人生問題,於是便放下苦行,當時亦被他苦行的同修認為是軟弱不能刻苦的行為。最後佛陀坐在菩提樹下,多天內觀心與身的大自然運作規律與法則,繼而明白萬事萬物運作的「真相」(The Truth)。覺悟後,所說的法(大自然運作法則)是四聖諦、八正道、因果法、生滅法……等等。

  上述說明佛陀修行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快樂或減少煩惱,也不是為了平靜與祥和,亦不是與痛苦或悲觀談戀愛。亦說明快樂、平靜與痛苦都不是上述人生問題的答案。那麼佛陀是在尋找什麼呢?他是在尋找萬事萬物的「真相」(大自然心與身運作的真相),繼而明白到萬事萬物都是以心為前導(意主意先導),一切快樂、煩惱、平靜、痛苦、樂觀或悲觀,甚至生、老、病、死都是眾生心內貪瞋癡的作品,亦只有根除貪瞋癡才是治本的方法,修行八正道(戒定慧)是根除貪瞋癡的道路。聖潔的尋找,亦即是真相的尋找。

有緣再會

  有聚必有散是大自然的生滅規律。轉眼間筆者已在本欄投稿數年,在這段時間透過分享經驗,不斷回顧與反思佛學在日常生活的的應用。本篇文章是筆者在本欄所投的最後一份稿,多謝各位及編輯在這段時間給予筆者這麼多回顧與反思的機會。以往多篇文章皆筆者分享個人的修行經驗,不代表任何導師、宗教或團體的見解。有不正確之處,請諒及過濾。有緣再會。

祝願各位有一個聖潔的尋找。

  “ The body might get sick, but the mind is never sick.”
                 -- Antoine Marten
  “身體會病,但心從來不會病。”
                -- 東尼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