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來有我系列之一
快樂的足跡 --讓快樂從可能變成必然   定慧
為甚麼我們要快樂?快樂有甚麼好處?

  從小我們便要尋找快樂,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了甚麼去追求快樂呢?快樂有甚麼好處?請大家們暫時不要讀下去,先想清楚,再繼續。

  以下一段新聞報道引自明報(2005年12月 20日)的一篇文章──〈美研究快樂成功之母〉

  『美國加州大學柳博米爾斯基教授,與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及伊利諾伊州大學研究員,研究了225個調查報告,當中涉及27.5萬個研究對象。研究員將快樂定義為「時常擁有正面情緒」,發現成功的關鍵在於愉快心情能長期延續,並非是瞬間的興奮。研究發現,成功的關鍵並非只靠刻苦努力,更重要是保持心境開朗,笑口常開!心理學家指出,心情愉快的人喜歡嘗試新事物,挑戰自己,有助培養出正面情緒,令人身心健康、事業生活皆得意﹔這與「成功令人愉快」的傳統觀念背道而馳。成功可激發上進心,但人們首先需要快樂的感覺才能成功。他們又發現,發達國家的八成國民時常心情愉快,而快樂更可感染全國。生活在快樂的國度,國民都傾向支持民主,樂於助人。快樂能使人喜歡交際、待人寬厚、工作積極、收入增加,甚至增強身體免疫力。快樂的人時常擁有正面的情緒,而這情緒令人朝著目標積極工作,開拓新領域。快樂會使人更有自信、樂觀、朝氣勃勃,給人和藹可親的印象,令快樂的人從中受惠。研究又指出,笑臉迎人的應徵者較易獲聘,其工作表現更獲較佳的評價。他們時常看來精神奕奕,勝任多元化的重要任務。但研究指出,快樂亦可以是成功的障礙。因快樂的人慣於從好處想,部分人不懂批判思考,尋找錯誤,亦不懂從錯誤中學習,令他們可能無謂冒險。』

為甚麼我們快樂不起來?

  快樂有這麼多的好處,為甚麼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就是快樂不起來?

  不知道到過山區和貧窮地區旅行的朋友,會不會和筆者一樣,發現當地人雖然物質生活貧乏,但面上卻經常掛著笑容?為甚麼他們很自然地便會快樂起來?而物質生活非常豐盛的香港又如何呢?大家早上有沒有注意上班時的街頭,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你又能發現多少張自在的笑面?為甚麼我們物質生活非常豐盛,但又快樂不起來?是生活本身就充滿痛苦,還是人們不得其法,才會快樂不起來呢?

兩條路

  法師在《何來有我》第五章中,為快樂的方法作出了發人深省的開示:快樂有兩條路徑,第一條路是向外的路,人們深信要快樂,必須靠愉悅的外境;而第二條路是內在之路,有禪修的人很容易便會明白,快樂本來就是一種心態,可以由心引發,無需依靠愉悅的感官接觸。當然,法師並不否定外境可以引發內心的快樂,法師只是比較這兩條途徑,並指出第一條路的不足之處。

第一條路

  第一條路最大的不足之處,是認為快樂必須要有愉悅的環境,也就是說,如果環境是如我們所願,我們必然會快樂,而不會感到不快樂;如果環境不如我們所願,我們必然會痛苦,而不會感到快樂,見圖一;有初步修行經驗的人,當會知道環境是透過心來作用,心是被動的,我們要盡量追求好的環境,讓心能夠快樂起來,見圖二;但實相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看看這想法是否符合事實。

  

  在第二章導讀中我們知道,環境其實並不是實體,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處境會有不同的了解,這是因為心在作用,所以,重要的不是環境,而是心怎樣去理解這個環境。例如,甲和乙同時嗅到了街頭正在賣臭豆腐,如甲喜歡這味道,他便會覺得是香的,因而生起樂受;相反,乙討厭這味道,就會生起苦受,兩人對同一環境不同的理解是由於他們有不同的習慣,又稱為業,見圖三。
  

  我們知道環境是無常的,那麼心呢?人對環境有很強的適應力,當一個愉悅的環境真的發生了,感官接觸馬上會讓心快樂起來。可是,過了不久,心會對這個外境刺激產生中和作用,慢慢不再對其產生太大的反應,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感官刺激遞減作用(Sensual stimulation deprivation effect)。例如,住在街邊樓房的人會慢慢聽不到街上的噪音。同時,心也會有選擇地認知環境,一位母親可能在極大的噪音中聽到自己孩子的哭聲;一個癮君子可能沉迷於毒品,而不去覺知毒品對身心的損害。佛經上形容這正如以舌頭去舔刀刃上的蜜,舌頭受傷但不知道,而要到事後才知道,正如圖四。所以,依第一條路去尋找快樂的人,一旦找到引發快樂的外境,就形成一個信念:這使我快樂,這信念會成為他的業(貪)。可是,此外境不久之後會喪失作用,這人馬上會感到失落,形成了另一種業(嗔),而去找另一個外境;但找到後,又會再次失落,又需去找另一刺激,見圖五。如是不停地失落,不停地追尋,久而久之,心便會感到巨大的無助感、空虛感和孤獨感,感到生活是如此的重複、如此的無聊。例如,大人告訴小孩要努力讀書,考上好的中學就會快樂了;到考了上中學,遇更多的難題,於是大人又告訴小孩要努力讀書,考上大學就會快樂了;到了考上大學後,又遇上很多的難題,於是又告訴自己,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和伴侶,生兒育女後就會快樂了,可是當人們找到了好的工作,建立了家庭後,又真的都找到了快樂嗎?這種失落感,物質豐盛的都市人特別容易感受得到,也是很多文學作品的主題,例如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走第一條路的人在人際關係中會遇上不少麻煩,他可能認為與人相處時,其他人必須滿足一些條件,才會令自己快樂起來,相反,就會令自己起嗔心。如果每個人都堅持己見,那麼就會有很多的人際關係方面的衝突。

  另外,環境是無常的,人心也是無常的,經常在變化之中,這一刻令我們快樂的環境,到了下一刻可能失效,可能是因為環境變了,也可能是因為心境變了。其次,環境的變化很多時並不會如人所願,而筆者認為法師最重要的潛臺詞是:如果環境可以令我們快樂,同樣,環境的改變也會令我們痛苦。這樣,第一條路就成了奴役之路。最重要的是人在第一條路上,心在不知不覺中會養成三種態度。第一,心會祈求環境按其所願改變,這是「貪」;第二,如果環境不如所願的變化,心會加以排斥,希望逆境消失,這是「嗔」;最後,當心養成第一、第二項的習慣,會變得自動運作,久而久之,各種不善的自我觀會形成,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環境和無明的奴隸,認為身心真的構成了自我,也就是「痴」。所以,法師認為第一條路不值得我們去走。

  法師教導我們要走第二條路:開發內在的快樂之源,直接在心地上令自己快樂。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禪那,掌握了禪那的人,在任何物質條件下都能快樂。但禪那是一種技巧,須要反覆訓練才能掌握。

第二條路

  在第二至第五章中,法師不停強調,我們是可以不依靠外境,直接令心快樂的,因為快樂真正的來源是心境,而不是環境。如果我們能夠如理作意,以客觀的角度去觀察快樂的實相,就會發覺大部分人是用錯了方法去追求快樂,快樂只可以從心中求,而心外求樂不是一個好的方法。怎樣可以生起樂呢?我們要正確認知第一條路的不足之處;其次,我們過往迷信環境是快樂之源,現在要以覺醒的心來重新審察這個想法,認清過往所養成的不良習慣,「貪」、「嗔」和「痴」,並令心不再成為其奴隸。認清不良習慣所造成的後果,我們才相信內在的快樂之源是可能的,才能有動力去修習、掌握禪那。有幾個關鍵的步驟需要我們去掌握:

初步:認知分隔

  將環境的因素和心的反應在認知上進行分隔 ( Cognition separation),也就是說,對一般人認為會導致苦的環境,我們對生起的感受加以觀察,最好能夠不加反應;對一般人認為會導致樂的環境,我們對生起的感受加以觀察,最好能夠不加反應;進一步,對一般人認為導致不苦不樂的環境,如一套悶的電影,我們也對生起的感受加以觀察。如果能夠將環境因素與心理反應分隔,那麼我們將會真正能夠初步的內觀。正如小孩子在摔倒後,如果不是太痛的話,一般不會馬上哭,而會看看大人的反應;如果他從大人的反應中得知應該哭的話,那麼就會哭,如果大人沒有甚麼表示,那麼小孩就會繼續玩。下一次當我們遇上一些應該會發脾氣的處境時,也可以試試不去糾纏外境是多麼的值得我們去起嗔心,而是觀察自己的內心的嗔心,並如實正知地去平服嗔心。透過認知分隔,我們能比以往掌握更多的內心自由,也更容易體會更比較微細的禪悅。

進一步:培育無條件的快樂

  其次,我們應該時常培養一顆快樂的心,想辦法使自己的心無條件地快樂起來,也就是知足的心。佛陀曾開示出家人應該訓練怎樣令心快樂(gladden the mind),他教導出家人應該經常思維:「無論我們獲得怎樣的資具(食物、衣物、住所、醫藥),我們都應知足,快樂;我們不會刻意去做些甚麼以獲得更好的資具,使用時亦不會生起執著心,並能清楚知道執著資具的危險,我們應如是訓練自己有智慧地使用資具。」值得注意的是佛陀並沒有叫我們將物質生活捨棄,只是叫我們一方面使用這些資具,另一方面,不要讓這些資具控制了自己的內心,相反,每天都先用禪修令自己的心先快樂起來,再面對物質環境,包括人和事。

  《法句經》第十五品(樂品)提到應在「眾怨恨之中,無怨無恨;在眾怨恨者中,我們住於無怨無恨。」(第197偈)又,在「在眾病之中,我們無病患;在眾病患者中,我們住於無病。」(第198偈)另外,「在眾貪欲之中,我們無貪無欲;在眾貪欲者中,我們住於無貪無欲。」(第199偈)我們生活的態度,應該是「無憂無慮地,如同光音天的梵天神般,我們以喜悅為食。」(第200偈)

怎樣讓樂充滿內心?

  根據英國《獨立報》(2006年1月)的一篇報道,專家認為使人快樂的方法有「伴侶獨處,做忘我運動,不追求完美,戒孤芳自賞,每天大笑,多做體能活動,扮笑,常獎勵自己,助人和做自己好朋友。」其中與本文最相關是的最後一項,做自己的好朋友,也即是:擊退內心負面消極的聲音,也就是處理內心的負面情緒的方法。

  《苦因經》(《中部》第十四經)中有一位已經證了二果的比丘向佛陀請法。他問佛陀:「世尊,我已明白貪、嗔、痴是不善法,亦已見法,為甚麼我的內心還經常被貪、嗔、痴所干擾?還有甚麼令這三毒困擾著我,使我不能看破這些不善境?」佛陀回答道:「這是因為你還未能自在地掌握禪悅,如果你不能自在地證入禪那,不能掌握自足的喜和樂,那麼你將仍為感官的欲樂所纏繞,而不能捨棄貪、嗔和痴。只要當你能掌握自在地體會禪悅(喜和樂)的能力,你就能超越感官的欲望,證入更高層次的解脫。」《林經》(《中部》第十七經)也提到以正定及正念來超越貪、嗔、痴的煩惱。以「禪悅為食」,就能超越一切的環境因素,達致內心的自在。有次,佛陀外出托缽,但不得食而被天魔取笑,佛陀回答道:「我以喜悅為食,並不感到餓。」曾參加密集禪修營的同修可能也有相似的體驗,只要心常處於禪悅之中,連餓也感受不到。

快樂的秘方

  環境是中性,同一個環境,不同的心境會有不同的反應。既然環境是空的,我們何不不主動地以快樂的心境來面對,而要愚痴地等待樂境來令自己快樂?

  我們將在往後的文章中詳細介紹使內心充滿樂的方法,這裡簡單說說大原則是甚麼。有禪修習慣的朋友可以試試。

  曾參加過密集禪修營的同修可以回想每次出營回家時的體驗。如果用功得法,大多數同修的心在出營時都很清明、自在和輕安,此時,心處於一種自足的狀態,無需任何刺激都能安於現況,非常快樂,當遇上外間一般的感官刺激,不論是好是壞,反而會感到清明的心受到干擾,感受不快樂。這種自足的狀態如果圓滿了,心將不需任何思想和感官刺激,就能安穩下來,我們稱之為心一境性。

  我們可以每天都找一段時刻獨處靜坐,當心靜下來後,培養知足感,想一些可以令自己快樂的事情,再訓練自己的心,要做物質的主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在每節禪修完結後,可以修習慈心禪,或者是其他的方法令心快樂起來,並在日常生活,以一顆快樂的心來應對環境。同時,如果細心觀察自己,自會發現有多種的妄想,告訴自己一定要遇到某個外境(如賺錢),心才會快樂。這時,我們應觀察這個妄念,讓它自然消失,並主動喚起快樂的心境,告訴自己快樂應該是無條件的,當下可得,無需借助外境,這樣才合乎實相。當然,該外境是否真的出現,是一個「可能」,而當下的快樂,卻是「必然」,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讓「可能」干擾了當下的「必然」。如果我們能以有效的方法來使自己快樂,那麼就可以超越環境的局限,得到無條件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