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禪修路
四群鹿的故事  鹿
 
  佛家所指的貪欲(greed),不單是指對物質、名或利的欲求,而是指對快樂感受的追逐或執著。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在追求或渴望多一些快樂的時刻,這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呢?

  在追求(craving)或執著(clinging)快樂感受的過程中,很容易使人蒙蔽,看不見事物的真相。當只看眼前的快樂或目標時,便易會看不到別人的感受,只顧自己的順意,繼而做了傷害別人感受的行為也不知道。再說,當只看眼前的快樂,自然會對不快樂或不如意的事物產生不耐煩或煩厭,看不到它們的作用,看不到它們是每個人都必經的階段。亦只因為有它們的存在,人才會成長、成熟。

  默默回首過去匆匆數十年,原來成長的時刻,往往是在經歷不如意的境況時。反而在快樂與順意時,卻自覺或不自覺地變得越來越不耐煩或諸多要求。所以,佛家說沒有智慧的人生是一個顛倒,把幫助自己的成長的境況說成是壞、是苦,卻又把提升內心欲求或不耐煩等等不良質素的境況說成是好、是樂。

不要與樂受或苦受談戀愛

  曾有多位同修問:那麼是否須要製造一些逆境來磨練自己呢?非也,請不要與「樂受」 談戀愛的同時,亦請不要與「苦受」談戀愛。

  禪修是運用樂受與苦受兩者來訓練心的質素。前期多篇文章已提及如何運用苦受或逆境來訓練,現不重複。那又如何可以運用樂受或順境來訓練呢?答案是:在經歷快樂感受時,不迷失於當中,不執著它。重點不是可否快樂,而是有沒有迷失或執著。

  舉例,筆者多年來喜歡看足球。禪修前或初期,多次三更半夜起床看電視足球直播,使身體疲倦與工作質素下降也不顧。禪修後,依然看足球,但漸漸不再半夜起床,而是用錄影機把賽事錄下來,有空時才看,看的次數也遠比以往少。有時候還沒看錄影的賽事時,已從同事或新聞知道賽果,而使賽事沒有預期般刺激,也不會像以往般著緊。漸漸明白到嗜好的作用是「平衡」工作或日常生活的忙碌,運用它來放鬆自己的同時,訓練不沉迷於當中。

  同樣,工作時依然可以有預期與目標,但不會像以往般只看著目標不斷去衝,而是先看看所定的預期或目標是否實際,有否體恤自己與別人的感受。亦提醒自己快樂感受也會或遲或早改變,只是一連串變化其中一個片段的呈現。這些快樂感受過後,剩下的就是處理事情的經驗。所珍惜的是這經驗,不是這感受。

  曾有同修問一實際的問題:如何知道自己享受快樂的同時,有否迷失於中?答案其實很簡單:在享受快樂的同時,有否看到其過患。佛家其一的智慧是「味、患、離」。

  就以看足球的例子而言,在享受快樂與刺激(味)的同時,有否看到過份看足球節目其實是對身體、工作與心的質素都無益(患),繼而適量運用此嗜好來平衡工作或日常生活的忙碌,不沉迷(離)。

  同樣,工作時向著目標進發,享受快樂與成功感受(味)的同時,有否看到不斷看著目標去衝其實是易會傷害了別人感受也不知道,自己心的質素也易會變得蒙蔽、衝動、自大(患)。看到這些過患,繼而學習適當與適量地向目標進發,不盲目衝,體恤自己與別人的感受,最後所珍惜的是一連串變化中所累積的經驗與心的質素的培育(離)。

  正如上述的例子所指,「離」不是指通通不要,而是指適量、適當與不過份地經歷快樂感受,不沉迷於當中。

以智慧來放下

  禪修的趣味在於不斷觀察自己,不斷認識真相。當認識清楚快樂的過患時,毋須宗教的拘束,亦毋須道德理論的驅使,也自然而然會努力學習與培育經歷適量與適當的快樂,不過份,亦即是以明白與智慧來放下。

  世間萬事萬物不斷地在變化。沒有人可以在物質層面有永遠的快樂,也沒有人在物質層面有永遠的不快樂。順會變成逆,逆會變成順。學習經驗這些變化就是人生的實相,留戀這變化過程的其中一部分就是人生的虛幻。

  禪修的另一趣味在於無論身處的境況是順是逆,是樂是苦,都是一個訓練的機會。道埸(訓練心的地方)就在附近眼前,毋須跑到老遠去尋找。相反,若不運用「現況」來訓練,縱使跑到老遠,尋找千百道埸,也是徒勞。

四群鹿的比喻

  東尼導師曾講述《阿含經》中一則四群鹿的故事。話說有一群鹿在美麗與豐盛的草原上安居覓食,獵人們卻知道這草原必定是鹿群經常出沒的地方,便設下陷阱,輕而易舉地把這群鹿捕捉,運往市埸販賣。第二群鹿見到此境況,便遷離草原,往草原旁邊較安全的地方安居覓食,獵人們便跟蹤這群鹿,並設下陷阱,亦把這群鹿捕捉,運往市埸販賣。第三群鹿見到此境況,便遷離至離開草原更遠的地方,該處沒有肥美的綠草或清澈的水源,但只需辛勤一些,依然是可以安居生活,獵人們跟蹤這群鹿很長的時間,亦找不到牠們的蹤影,當這群鹿認為非常安全的時刻,卻受不住引誘,返回草原,繼而被獵人們所捕捉,運往市埸販賣。第四群鹿見到此境況,便遷離至更遠更荒蕪的地方,該處沒有青草或水源,但只需培育能耐及願意適應,依然可以生存,獵人們無法找到牠們的蹤影,牠們亦不為草原所吸引,不走回頭路,安心安全地活下去。

  東尼導師解釋豐盛的草原與水源其實是指現今應有盡有的物質社會,獵人們是指繁榮背後種種爾虞我詐及不顧別人感受的行為。第一群鹿便是指沉醉於物質慾樂而不知其危險的人們,第二群鹿是指覺察物質慾樂的危險但又捨不得放下的人們,第三群鹿是指誤以為已經是捨離物質慾樂但最終還是受不住引誘的人們,第四群鹿是指真正捨離物質慾樂並脫離危險的人們。跟著,東尼導師便問眾同修:您又屬於哪一群鹿呢?

  筆者被問及時,心內思考自己不會是第一群或第四群鹿,但究竟自己是屬於第二或第三群鹿便有點猶豫。正當猶豫不決之際,心內卻生起一個有趣的明白,就是自己是第二或第三群鹿根本就沒有分別,因為結局都是一樣,都是被獵人們所捕捉。

  現當每次思考這故事時,都自有它的警惕。警惕物質慾樂除了有很多很明顯的陷阱(例如爾虞我詐)之外,還有很多不明顯而暗藏的危機(例如依賴物質慾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變得越來越不耐煩或諸多要求,最後受自己的習性所操縱)。亦警惕不要誤以為自己修行的進度已可以帶自己到安全的境地,還有很遙遠漫長的付出。心存貪瞋癡的一天,危險依然存在。何況,物質社會的吸引力,很容易引人走回頭路。

  正如上文提及,在家修行而言,「捨離」不是指通通不要,而是指適量、適當與不過份地經歷快樂感受,不沉迷於當中。就以筆者喜歡看足球為例,「捨離」是指適量運用此嗜好來平衡工作或日常生活的忙碌,不沉迷,而不是指完全不可以看球賽。

  其實,這只是漫長修行(修心)路途上的一個階段,前面還有很長的路途。至於這漫長的路途怎樣行,不用問,請先問有否運用現在身處的種種物質或境況來培育捨離。若然不斷付出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訓練的話,這些經驗與明白自然會細訴每一步的下一步如何走。

明白過患多一些繼而放下多一些

  至於從此時此境開始訓練,當然亦不會立刻知道怎樣捨離,但經驗說明當對導師的提醒與指引有興趣時,自然會不斷在日常生活中實驗(experiment),逐漸了解及覺察到追逐物質過程中所隱藏的種種過患。當覺察到這些過患或危機時,自然會重新認識物質的運作,並不太鬆、不太緊地逐漸逐步放下、捨離。就以工作目標為例,起初不明白工作時不斷看著目標去衝有什麼過患,漸漸隨著導師的提醒與指引觀察,不難了解到這過程中很容易給予別人與自己很多不必要的壓力,對成敗得失亦會很執著。當逐漸認識這些隱藏的過患時,自然會重新認識自己的行為,繼而學習適當與適量地向目標進發,不盲目衝,體恤自己與別人的感受,最後所珍惜的是一連串變化中所累積的經驗與心的質素的培育(捨離)。當知曉如何捨離一小部分盲目追逐後,又再學習捨離更多追逐。知曉更多時,又會再知曉如何朝著此方向繼續前進。

  禪修的另一趣味在於明白過患多一些,自然會放下多一些。不斷學習放下物質慾樂,放下唯心所虛構或堆砌的預期與概念,逐一小步離開過患,直至有一天遠離危險,不回望。

  祝願各位反思您又屬於哪一群鹿呢?

  “ Treat life as a learning process without being attached to any of its attractions. ” ——Antoine Marten

  “視生命為學習的過程,但不被這過程中的吸引所吸引。” ——東尼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