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證道的意義
 
Ven. Thanissaro Bhikkhu 譚尼沙羅尊者著
學佛孖寶譯
 
  佛陀所證之道及如何證道同樣重要。佛陀成道特別之處在於這兩方面的融合。佛陀覺悟到永不休止的快樂亦體認到這種快樂是可以由人們所達至的。在成道過程中所付出的人類的努力最後亦要專注於了悟這種人類努力的本質。我們應從善巧的業力及緣起雙生的法則充分了解我們所作出的努力,從而我們明白所付努力的功效和局限。我們亦可以掌握到八正道的正精進可以突破這些局限,直達不死的大門前。

  佛陀曾在開示中描述證道的經驗。首先要了知正法所說的因果規律,即緣起雙生的法則。其次要了悟涅槃的道理。在其他開示中,佛陀描述了到達緣起雙生的洞見的三個階段。即首先懂得自己的過去生,其次了解眾生的往生及再投生,最後洞愁四聖諦的道理。前兩種的知識不是佛陀最先擁有的。歷史上早有其他具有神通力的人擁有這種知識。不過佛陀對第二種知識有一種特殊的理解。他洞察眾生因身語意所具的不同道德價值而投生善惡道。故心的質素會帶來不同人所經歷的不同結果。

  這項洞察對佛陀的心帶來兩種影響。首先,他徹悟到輪迴再生的不足取。儘管眾生多麼努力想取得安樂與滿足,但是在輪迴中一切都只能是短暫的。其次,佛陀洞悉到心的質素對輪迴的影響。於是他專注於當下的心如何導致輪迴的產生及消解。這樣,佛陀就能證悟四聖諦和緣起雙生的洞見。同時佛陀洞察到五蘊是構成「我」的要素亦同時是導致輪迴的因。透過了悟道理佛陀同時了解到止息輪迴的道理。輪迴止息後只剩下所謂涅槃,即不受條件約制的,沒有外相的意識,也就是無死的狀態。

  當我們探索佛陀的成道經驗與以往的「證悟」經歷有何關係時,我們須謹記佛陀的話語:首先有緣雙生的道理,然後才達至涅槃。如果沒有對業果的認識及未能體認業果法則的運作如何使我們了解法則的存在,則任何寂靜與無邊的證悟都不是佛陀所取得的證悟。真正的證悟包括持守戒律與因果法則的洞見。

  那麼佛陀成道對身在今天的我們有什麼意義呢?有四點是比較突出的:
  1. 在走向證道過程中,業果法則使我們充滿能量。這法則意味著我們所做,所說和所想的都具有重要性。反而從世界歷史,地質學或天文學中我們只能了知全部人類的成果只是過眼雲煙,終歸都是不足取的。佛陀的證悟使我們清楚知道生中每一刻的抉擇都會帶來後果。我們並不是身處異地的陌生人。世界既塑造著我而我亦在改變世界。我們自己有能力可以為自己的體驗負上責任。因此,我們當可以更堅固的平等心來面對所有的經歷。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生命中的遭遇是自己一手做成的,但同時我們不會有罪咎感的干擾。因為每一個新的選擇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2. 佛陀的成道經驗告訴我們善與惡不僅僅是社會上的約定俗成,而是世界構成的機制的一部分。儘管我們有自由設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是我們卻不能改變決定善惡行為的法則,亦不能干預業果法則的運作。故此當我們身在業果法則之中時,文化相對主義不會有任何位置。因為有些行為的本質是如此的不善巧,如果我們執意作出這些行為就只能說明我們的愚蠢。
  3. 佛陀曾如此描述他的證悟:「無明已斷,正見已得,黑暗已到盡頭,光明已經出現。這都是具正念的,精進的和有決心的人一定能做得到。」換言之,佛陀通過培養我們都具有的質素(即正念,精進與決心)就能取得解脫的智慧。如果我們願意正視這事實所蘊含的意義,我們便會發覺佛陀的覺悟是對我們整個價值系統的挑戰。涅槃既然是可能達至的事實迫使我們重新估量生命的目標。最明顯不過的是如果生命只為掙得財富,地位及感官享樂,其結果只能帶來心靈的匱乏。更進一步我們須審視我們的文化所推崇的所謂「有價值」的目標,如社會人士的認可,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為這個地球領航等。這一切都無可避免地導致痛苦。聰敏的人知道只要事物都是緣起雙生的,則它們都不會是安樂的泉源。如果真的有涅槃而它又真的是唯一的可依賴的快樂,則明顯地我們要投入我們的努力與所有的心靈資源來趨向它。
  4. 即使有人未準備作出上面所說的全力投資,佛陀的覺悟保證了快樂來自培養自身內值得培養的質素,如仁慈,敏銳,平等心,正念,決心,信心與智慧。這個信息與世界告訴我們說要達至快樂就要長養不值得長養的質素如攻擊性,掠取地盤,不誠實等的看法是如斯不同。只是這一點就能使我們的人生重訂方向,亦可改變我們對時間精力的投資方向。

      佛陀成道經歷為我們訂下了重新估量自己所屬文化的標準。相反,我們所屬的文化不能作為評估覺悟的基準。這不是一個選擇亞洲或西方文化問題。佛陀的成道為當時印度的文化設定帶來了挑戰。而即使在所謂的佛教國家裡,真正的佛教的修行總是與主流文化反其道而行的。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如何用永恆,無邊與無際的快樂來估量日常牽掛的課題。而我們的日常牽掛總是被時間,空間老病死所左右著。所有的文化皆受有限與被制約的事物所桎梏,而佛陀的證悟則超越所有的文化。這是無死的安樂所帶來的挑戰,為佛陀時代的人帶來了解脫。如果我們願意接受這項挑戰,我們同樣亦可以得到解脫。

  (譯自www.accesstoinsight.org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