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抑或不是我?
 
Ven.Thanissaro Bhikkhu 譚尼沙羅尊者著   學佛孖寶譯
 
  初學佛時的第一塊絆腳石就是ANATTA的教法。ANATTA通常譯作無我。它是一塊絆腳石有兩個原因。首先,無我的提法與佛教的其他教理如業力及投生等不契合。如果沒有我,那麼誰人經驗業報投生呢?其次,無我的說法似乎根本否定佛陀教法的原因。如果沒有人能從修行中獲益,一切又有何意義?雖然有很多論著試圖解答這些問題,但如果翻查巴利文的聖典,我們根本找不到有關的章節。事實上在唯一一處提及佛陀被追問到是否有一個我時,他拒絕回答。後來當人們問為什麼他不作答時,他說無論我答是的,有一個我或者不是,沒有我,皆會墜入極端的錯誤見解中。這樣就不能成就佛陀的修行道路。所以應該擱置這個問題。要了解佛陀的沉默如何說明ANATTA的意義,我們要先弄清楚他有關如何提出和解答問題的教法,亦要懂得怎樣詮譯他的答案。

  佛陀將所有問題分為四類。第一類值得給予明確,直接的是或否的答案。第二類需要加以分析,界定並規範問題中的用語。第三類要求提出反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四類問題則需要擱置。而最後第四類的問題通通都不能導向痛苦的止息。導師的首要責任就是在聽到問題後能夠分辨這些問題屬於哪一類,繼而能作出適切的回應。例如不可對應該擱置的問題簡單地說是或否。如果我們提出問題又得到答案,我們要決定對答案作出詮釋的限度。佛陀曾說過有兩類人會扭曲他的說法。有人會從不應作推論的說話中作推論,亦有人不能從說話中作出應該作出的推論。

  這些都是詮釋佛陀的教法時應該遵守的基本規則。可是當我們查看大部分論者如何處理ANATTA原則時就會發覺這些詮釋的守則皆被拋諸腦後。有論者試圖收縮對無我的詮釋,說佛陀只是否定一個永恆的或分隔的我。這種做法其實是對佛陀認為應該要擱置的問題作出分析性的回答。又有其他人嘗試從佛陀說法中的幾項陳述作出無我的推論。我們可以說如果要強迫這些陳述回答一個應該擱置的問題,我們已經試圖在不應作出推論的地方作推論。

  佛陀感到這個是否有我的問題有誤導性。無論這個我是相互連繫或是分隔,恆常或是不常,都不可以答沒有。為什麼?無論怎樣劃分「自己」與「他人」,我這個概念已經含有對自我的認同與執取,從而造成痛苦與壓迫。就算相互連繫的我亦是如此。雖然不承認有獨立自存的個體,但如果人們認同大自然的一切,則砍掉一株樹亦使他們感到傷痛。再說到一個完全屬於「他者」 的宇宙觀。這種看法只會使我們感到疏離及充滿無力感,無法繼續追求心中的快樂。由於以上種種原因,佛陀忠告我們不要執泥於「我存在嗎?」 或「我不存在嗎?」等問題,因為任何答案都只會帶來痛苦及壓迫。

  要避免暗藏在「自己」及「他人」問題背後的痛苦,佛陀提供一個另類的方法組織我們的經驗。這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聖諦並不是斷言,而是我們經驗的分類範疇。佛陀為我們表明與其將範疇視為屬於自己及他人,不如簡單地如實體認事物的實相,一如我們自己親身經歷的那樣,然後因應每一聖諦踐行應該要做的事。我們要了解苦的實相,斷除苦的根源,親身體證滅諦及履行道諦。ANATTA的教法要放在這種種應做的事的背景中才好理解。如果我們能夠藉著戒定慧的修持達至平靜之境,我們便能在此時回顧四聖諦所描述的經驗,從而了悟到問題不是「有我嗎?什麼是我?」 而是「抓著這個現象是否會帶來痛苦和壓迫?這個真是我,自己及屬於我的嗎?如果它只是苦但並不真正是我或屬於我,我們為什麼要執著它呢?」 後面的幾個問題值得給予明確、直接的答案,因為它們有助我們了解苦的實相及減除導致痛苦的貪戀與執取。漸漸地當僅餘的我執都能夠滅除,我們將會有無邊的自由。

  由此可見,ANATTA的教法不是一個無我的教條,而是一種沒有我的戰略。這套戰略讓我們可以放下苦的成因,走向無上,不死的快樂。這時我,無我,不是我等等的問題都退隱一旁。當領受到完全的自由時,又何須記掛誰在領受它或究竟有沒有我呢?

  (譯自NOBLE STRATEGY第71-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