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蓮淨苑“禪修理論與實踐”課程論文選
禪修與我   B組
 
  志蓮夜書院的禮堂,每星期二的黃昏都聚集了一班同學,懷著同一目的而來到這裡跟蕭老師一起學習禪修,希望透過他的指導,能在經文的內容上有較深一層的了解,在實踐的體會中有進一步的提升。但成長路上每個人都各有不同,生活環境各異,加上學習上的不同根性,所得的感受及體會也有差異,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以下是我們幾位同學在禪修歷程中的一些感受與體驗:

  「學習禪修已有一年多了,在學習過程中,與善知識的相處,加上導師的講解,在每一個階段裡,覺得自己對佛法的看法都在改變中,從開始時的好奇,覺得是迷信,到現在知道佛教是告訴你要如實知見及滅苦之道。

  我體會到將心常能安住於當下的好處,還體會到捨離心的好處。對事情的抉擇所採取的態度,是先衡量我應不應該去做而不是我喜不喜歡去做,這樣不但可以將內心的貪,瞋、癡減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助減少執著,減少受煩惱所束縛。捨心使我能保持清晰和客觀的態度,在處理問題上,清楚自己的能力及了解自己和別人的真正需要。生活中學會感恩,明白人生是無常的,保持正念去面對生老病死。培養慈悲喜捨優良的內心質素,可以令自己快樂,令別人快樂,這樣就是現生也可以生活得像在梵天中般自在。」

  「接觸及認識禪修已經有一段日子,但真正體會到的卻很少,日常生活繁忙,在緊張的工作環境裡,根本就容易將禪修的理論拋到九宵雲外,貪、瞋、癡全都出來了。其實,無論行、住、坐、臥都可以在實踐禪修,並不是一定需要在形相上坐著不動。當然,如果可以每天都抽一點時間去坐,在禪修的工夫上也會得益更多。

  禪修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都是對治不同根器的禪修者,最多人選擇的是數息法,運用數息法,很容易便把散亂的心收回來。另外一種是修習慈心禪,從對外散發的慈心,便會令自己也感受到一種慈心的溫暖,漸漸便能對瞋恨減弱,對執著慢慢放下來,從而得到身心自在。但禪修並沒有捷徑,是要禪修者自己努力,用心地去做,明白四聖諦,八正道,放下五欲與五蓋,從定中觀想無常無我,進而改善生活的品質和心靈的素質。」

  「本人學習禪修以來,感覺禪修很有趣,可以給自己鍛鍊出多一點耐性,有時還可以在坐禪中悟出一些道理,例如對人對事都要站在不同角度看,凡事不可一意孤行,最重要是珍惜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一切,特別是親人,有時做慈心禪,一想到他們就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但禪修的最大問題就是遇到精神太疲累,睡眠不足,昏沉掉舉就會出現,但總括禪坐對身心都有好處。」

  「禪修與我是一種緣份,一盞明燈,是一個機會,從迷惘與自閉中解脫出來。自從隨蕭老師習禪修後,把以前倔強、自我、自卑、畏懼,缺乏包容、忍耐、愛心,遇到不合意或不順眼的事,只會用一種非黑即白的解決方法,將不高興的感受發洩出來,使人覺得難相處的情況得以改善過來。
   
  接觸善知識及了解一些佛教的義理後,慢慢地,想法增加多了角度,心情放鬆,眼光放寬,感受到與同事、朋友,家人相處時融洽,輕鬆,隔膜減少。經過一年多禪修及到華嚴閣一次密集禪修後,我開始明白人生是苦,無常、無我,慢慢將自尊、自私、自大、自我、自憐等等不善心態放下,不再執著。發覺對人有禮貌,和善,謙遜,親切,而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對自己。去年,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機構突然宣佈關閉,我也可以用業的善惡因果來紓緩,用平常心面對,效果很滿意,而當時的適應能力,更得到不少同事的讚許。」

  「好友特別推介志蓮淨苑開辦的『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自己也樂意有機會認識佛教。靜坐由初期的昏睡,到後期的醒覺,心境很寧靜,很自在。

  佛教的教義真奇妙,發覺它慢慢在影響我,改變我。佛祖說的貪瞋癡,在我身上全部都有,以前不覺得有問題,現在清楚自己的貪瞋癡在漸漸地減薄,在物質上不再盲目追求,只有在必要時才買。與人相處,遇著不友善的,清楚知道不好的一面。情緒波動,發怒的時間縮短了,間中還會開解自己:『一定是前世虧欠了,今世來追討。』

  在進階班中,最得著是聽了『四聖諦』,它使我認識宇宙無常,人生是苦的真理,滅苦的方法。知道它的實相。老病死要來臨的時候,相信自己可以坦然接受它,我對四聖諦的認識還很膚淺,但繼續上課,努力學習,得著一定會更多,心境一定更寧靜。」

  「禪修帶給我的好處是提醒自己不忘注意當下,專注當下而不被外境所迷惑。持著正念,把正念實踐於工作上所得的收穫,就是做事比以前減少了不必要的失誤,給上司問責的機會也逐漸減少,與同事間的合作就更協調而愉快。

  每一次禪坐開始,我都會先用五分鐘來修習慈心禪,一年多下來,心的感覺是比以前柔軟,慈心的祝願首先向自己發出,再推向器世界的一切有情,從而念念不忘生起平等的慈悲心。」

  以禪坐來淨濾身心,調息起伏的思潮,去除五蓋的煩惱,隨緣而行,隨緣而捨,在川流不息的變化中,了知無常的真諦,或在每個動作中掌握當下的要領,從外相與心境中去體會放下的意義。從來自滴水粥飯中生起感恩與惜福之心,從不懈的實踐中身心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也就是每個學習禪修的人共同邁向正確、無漏的禪修路。

 

 
禪修是一種生活方式   梁茂良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科學技術已經說得上有一定的成就,但對整個宇宙的體認,仍談不上深刻,特別有很多「謎」仍然解不開。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哪裡呢?歸根究底是我們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不足,未能將自身潛能完全開發。所以,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緩慢的;而人類智慧的開發亦是緩慢的。

  其實,要開發人類的智慧,不單要投放大量資源於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提升人類本身的素質。而禪修正是古印度早已有的一種自我提升的方法,稱之為「瑜伽」。禪修不單能鍛鍊人的身體,開發人的智慧,在古印度人心中,它還具有解脫痛苦的終極目標,難怪在當時受到不同的學派所重視,大力鼓勵學習。

  若要追問為何禪修能鍛鍊身體,增進健康,其實道理相當簡單。人在工作之後,不管是體力或腦力勞動之後,均需要休息調整,但很多時,我們雖然身體在休息,但心智仍然不停地思索,身與心未能適當協調。特別是現今的人類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因科技的進步,令生活的享受臻于高峰,但隨之而來的副作用,卻不斷危害人類的身心健康,令人類的身心不斷處於緊張的狀態之中,進而慢慢影響身體的器官功能失調,自然疾病叢生。而通過禪修靜坐,就能令人的身心得到一定的調適,從醫學的角度上來說,一呼一吸的適當調節,有助血液循環自然通暢,幫助新陳代謝,自然不易生病。所以說,禪修不但助人身體舒暢,長遠修習,更可祛病延年。

  另一方面,禪修亦能開發人類潛藏的智慧。佛典中常說,通過禪修,就可「定能生慧」、「心生萬物」、「得大神通」、「得大智慧」、「轉化色身」、「修成金剛身」等論述,其實所指的就是人類智慧潛能的開發。其實,現時人類的大腦細胞只有5%至10%是在起作用,如果能把腦細胞的使用率提高一點,人類的聰明才智便有飛躍的進步了。據佛家的理解,阻礙智慧的產生是「無明」;而無明的形成,往往是由於人本身的貪、嗔、痴等「三毒」所蔽。
通過禪修,人就可以達到「止觀」的境界。所謂「止」,簡單來說,便是精神的集中,不受外物所牽引,減少了游思妄想,自然貪、嗔、痴不起,從「定」中生慧。就是因為慧生,才可以進行「觀」,明白事物的真如實相。撇除佛教的教理來說,禪修靜坐,可以令人的神經得以鬆弛,加速腦部的血液循環,自然有助思考敏捷性的提升。

  而禪修的最終目的,並不只是維持持身體健康,促進智力發展,而是希望通過禪修令人可以達到解脫之道。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節奏緊張,無論在生活上或工作上,我們經常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從而產生不同性質的煩惱,此去彼來,舊的煩惱過去了,新的煩惱又湧現,不論順境逆境,富者貧者均難以避免。雖然科學發達了,社會進步了,但人們的煩惱卻越來越多。如何從煩惱中得到解脫,正是禪修者的終極目標。這無需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其實只要心繫一念,自然萬緣放下,達到休息身心的目的。正如前述,佛家認為「定能生慧」,修習禪定,自然定慧雙運,盡除妄念,煩惱不生,達到初禪,以至四禪的境界,到此真定發生,心離諸念,明智照了,心超越苦樂境界,離苦離樂,以至涅槃。

  其實,從客觀作用上看,禪修是一種內求自心,內修自心的修持方法;而亦只有通過禪修才能有效改善淨化人類的內心世界,所以不應簡單視禪修為一種閒居靜坐,而應視之為一種人類理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