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空”?
 
Ven.Thanissaro Bhikkhu 譚尼沙羅尊者著 學佛孖寶譯
 
  空性是一種知覺的樣式,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空性不會對身心事件的原始資料增益或削減一絲一毫。我們只是凝視腦海中及感覺到的事件本身而不去想事件背後還有什麼。

  這種知覺的樣式叫空性,因為它去掉了通常用來理解經驗的假設。這些假設是指用來解釋我們是誰及界定我們所在世界的故事及世界觀。雖然這些故事和世界觀有其用途,但佛陀發現它們所產生的一些較抽象的問題,如我們真正的身分及外在世界的真實性等,會把我們拉離開現時當下的直接經驗,使我們錯失事件與事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因此,這些故事和世界觀會構成我們走向理解和解決痛苦之途的障礙。

  例如當我們在禪修的時候有一股對自己母親的憤怒情緒升起,我們的心立刻作出反應,將這股情緒認定為“我”的憤怒或者心會說“我”憤怒。我們的心繼而苦心經營這股情緒,將自己和母親關係的故事融入其中。又或者心會將情緒附會到種種在何時何地可以對母親生氣的理論上去。依佛陀的看法,這些故事及觀點都只會帶來大量的痛苦。我們越沉醉於故事及觀點中,我們就越發不能看到造成痛苦的真正根源,即引起生死流轉的“我”及“我的”這兩個標籤。因是之故,我們不能找到痛苦的源頭亦無法止息痛苦。

  如果我們能夠採用空性的樣式,只是簡單地觀察到憤怒自身只是一連串的事件。我們不須作任何動作和反應。由是清楚地了知憤怒只是空空如也,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值得認同或擁有。如果我們能夠持續不斷地運用空性的樣式,我們將能看到不但如憤怒等粗顯的情緒如是,就連最微細的經驗事件亦是如此。這就是萬法皆空的道理。當我們有所領會時,我們自然會醒悟到“我”和“我的”這些標籤是不適當,無用而且只會造成壓力和痛苦。這時,我們可以把它們放下。當我們能夠徹底地放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種經驗的樣式深藏其中,它能帶來絕對的自由。

  要好好掌握空性的知覺樣式,我們需要修習戒,定、慧三學。如果沒有修習,我們的心只會停留在不斷製造故事及世界觀的樣式。這種心的習性的樣式只會把空性的教法視為另一個故事或另一套世界觀,只是空性的規則稍有不同而己。從自己與母親的關係這一個故事出發,空性的道理好像告訴我們沒有母親,沒有自己。從自己的世界觀出發,空性的道理又好像說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或者說空性是萬物無分別的本源,我們由此而來,將來某天亦會歸去。

  這些闡釋不但錯解了空性的真義,更使心靈無法進入適當的樣式。如果在自己生命故事中世界及眾生並非真實存在,那麼我們所有的行為造作都只是空無,我們會懷疑修行有什麼用。相反,如果我們將空性視作自己將會歸去的萬物的本源,則無論我們有否修習禪定與智慧我們都會回到那裡去,那麼修與不修又有何分別?即使我們需要通過修習來回到本源之處,又有什麼保証我們不會離開那處重新經歷痛苦?在上述所有的情況下,心靈的鍛練根本就是無用的。種種的闡釋只關心在經驗背後是否有一個真實的存在,使得心靈不能走進關注當下的樣式。

  無可否認,故事及世界觀還是有用的。佛陀利用它們來教化眾生。但佛陀從來不用“空性”這個詞語來作開示。佛陀利用眾生生命的故事,來演示不善巧的觀念如何導致產生痛苦的行為,及正念的提升如何使他們脫離痛苦。佛陀又表明生死流轉的根本法則,從而宣說了善惡的行為如何導致在輪迴中的樂受或苦受,乃至真正善巧的行為如何使我們徹底脫離輪迴。所有這些教法都是為了驅使眾生能夠專注於心靈當下的覺知與動機。換言話說,這些教法都是為了使眾生能進入心靈的空性樣式。當眾生能以空性樣式看待事物時,他們就可以利用空性的教法來達至本來的目的即:從執見,故事及假設的依戀中解放,摒除心中所有的貪瞋痴,並徹底止息痛苦與壓力。當我們切實親臨其中時,只有空性才是一切的一切。
(譯自NOBLE STRATEGY第67-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