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指南針
僧團之和合   三德大頭菜
 
  如果慈心是僧團和合的促進劑,那麼我慢貢高心便應是其破壞液了。我慢心可以是源於行者未修行前在世界獲得的成就,也可是源於從修行後獲得的果證,亦可是源於信眾對行者的供養等。今期嘗試以《大藏經》,第二冊,阿含部二,大藏經利行會編版本,第五八五頁,增壹阿含經卷第八,章第九,去闡述這和合問題。

世間法中的成就(世俗的成就)

  此經開首說:「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惡知識法。於是比丘惡知識人便生此念。我於豪族出家學道。餘比丘者卑賤家出家。依己姓望毀訾餘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

  此段經文佛陀稱此一輩行「惡知識法」的人為「惡知識人」,此和下文「善知識人」相對。明指此人和其所行所念,是反面教材,並不值得修行人去仿效。

  這「惡知識人」的言行,便是以自己的種姓出身之高貴,去「毀訾」其他人。

  現在我們身處的地方,並沒有「種姓制度」。香港的階級觀念也不算很嚴重。但我們的財富、學歷和職業等,豈不也就是一種「種姓」嗎?凡此一切,大多是我們在學佛前,便已存在的。如果我們以此等去毀訾其他同修,認為我較他們富有,較高學歷或從事較高尚的職業,是否又會淪為一個「惡知識人」呢?而此等「惡知識法」是否應根除呢?

修行的果證

此經接下來說道:

  「復次惡知識人便生此念。我極精進奉諸正法。餘比丘者不精進持戒。復以此義毀訾他人而自貢高。為惡知識法。

  復次惡知識者復作是念。我三昧成就。餘比丘者無有三昧。心意錯亂而不一定。彼依此三昧常自貢高毀訾他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

  復次惡知識復作是念。我智慧第一。此餘比丘無有智慧。彼依此智慧而自貢高毀訾他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

  這種自我貢高的情況,較第一種為深微。這是因「三昧成就」,「精進奉諸正法」,「精進持戒」,「智慧第一」,而生起貢高心的。

  得到戒,定、慧的成就,本來是一件好事。而行者本來由追求世間法,轉去追求出世間法,便是以正法精進,去建立戒、定、慧。在「八正道」中行得正確,行得深入,定慧的果證便開始和其他同修有距離了。

  而「我慢」,亦正好是生於與他人相較之下,其他同修顯得與自己相形見拙的情況下,只要一不小心又會成就「惡知識法」,會以自己在佛法中修得的「出世間」成就去「毀訾」他人。而這種競爭奪心,又豈非將行者,拉回「世間」的遊戲規則之中嗎?

  故此佛陀便說:「復次善知識人不作是念。我今持戒。此餘比丘不持戒行。己身與彼無有增減。彼依此戒不自貢高不毀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故此作為一個善知識,不應持有上述的惡知識法。反而甚至更應對其餘「不持戒行」,「意亂不定」和「無有智慧」的比丘生起一種「己身與彼無有增減」之念。更加不會生起「自貢高毀他人」之心。

供養等

  此經最後說到:「復次比丘。善知識人不作是念。我能得衣被飯食床褥臥具疾病醫藥。此餘比丘不能得衣被飯食床褥臥具疾病醫藥。己身與彼亦無增減。彼依此利養。不自貢高。亦不毀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最後這種我慢貢高心,乃是源於衣被食床褥臥具疾病醫藥等。於比丘來說,這是信眾的布施。於居士來說,這可說是源於徒弟之類的擁戴。源於「供養」或「果證」引起的我慢,其力度的大細,或許是取決於行者的性向。如某一類根器的行者,他根本不喜歡學生成群,噓寒問暖,晨昏定醒等。那麼「果證」的吸引力對他們自然較大,而貢高心亦較易因此而生起。反之「好名者」便較易被名聞利養所縛,因於自己學生眾多或供養豐盛,而毀訾於他人的機會或相對較高了。

 

結語

  如阿姜查所言,他說他自己在世的時候,僧團應是好端端的。但他也預言,當他去世之後,情況便不一樣了。他說,不同性向的人會離開巴蓬寺,以求做自己喜歡的事。

  其實,在同一僧團中不同性向和背景的修行者,是自然會對佛法有不同的理解的。他們對修行重點的輕重緩急,總是看似有很大分歧。但佛法廣大,法是立體的。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法,自會對法產生不同的理解。但是否又應因此而從一個較大僧團中,逐漸分裂成幾個小支派呢?

  以我的智慧,是不能就此提出答案的。但僧團之不和合分裂,佛陀定必會預計得到。因為既然阿姜查預計得到,佛陀無理由不能夠。

  故此佛陀在《阿含經》中留下不少有利於僧團和合的經文,此經或是其一。

  所以此經在結尾中提到:「我今與汝分別惡知識法。亦復與汝說善知識法。是故諸比丘。惡知識法當共遠離。善知識法念共修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基於對法的理解不同為理由,而分裂僧團前,行者有否好好審視己心,又有否「分別惡知識法」呢?有否根除一己我慢、貢高、毀訾之心念呢?對源於世間成就,出世間成就和徒眾的擁戴等等之結縛,又是否已消除呢?抑或反而是因之而生起貢高心,故要另起爐灶,以求一嘗當家作主的大欲呢?

  此經以《阿含經》常用的結尾:「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亦但願行者多奉行《阿含經》中之話語,使佛法長住於世,以度眾生。而此亦實有賴於僧團的長期和合與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