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經文選講(十一)  蕭式球
 
譯自《增支部》十.一零四經
 

  “比丘們啊,一個具有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脫【1】的人,他所有的身業、口業、意業【2】都是隨著他的見而行,所有的意向、願望、欲望、意志都是隨著他的見而行,所有這些東西會為他帶來不悅意、不稱心、不美妙、不合適、有害、苦惱的結果。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啊,因為他的見是惡見。  “比丘們啊,就像苦楝、絲瓜【3】或苦瓜的種【4】放進濕泥之中,無論它吸收什麼泥土和水份的養分,都只會帶來苦、辣、不可口的收成。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啊,因為種是苦種的緣故。  “比丘們啊,一個具有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脫的人,他所有的身業、口業、意業都是隨著他的見而行,所有的意向、願望、欲望、意志都是隨著他的見而行,所有這些東西會為他帶來悅意、稱心、美妙、合適、有益、快樂的結果。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啊,因為他的見是善見。  “比丘們啊,就像甘蔗、香稻或葡萄的種放進濕泥之中,無論它吸收什麼泥土和水份的養分,都只會帶來香甜、美味、可口的收成。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啊,因為種是美種的緣故。”

 

【1】 這是《增支部》第十集中其中一篇經文,所以內容和“十”有關。經中所舉出的邪見以至邪解脫十種東西跟正見以至正解脫十種東西恰恰相反。

【2】 身業是身體的行為,口業是語言的行為,意業是思想的行為。行為可分為身、口、意三大類,而這三大類的行為亦可分為善、惡、無記(中性)三種性質。

【3】 古印度的絲瓜應是味道苦的一種瓜類。

【4】 Bija 漢譯為“種”或“種子”。凡是能夠用作栽種出一棵植物的,不論是核、根、莖、枝等都稱作bija。

  這篇經文可和漢譯本的《雜阿含經》(佛光版)第八零零經互相對照。

  經文用苦種來比喻邪見和美種來比喻正見。我們不要少看微不足道的種,因為若種是苦種的話,即使多麼辛勤栽種,到頭來都只有苦的收成。假如一個人持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享樂至上的邪見,這雖然看似沒有什麼問題的人生觀,但這人無論他怎樣努力,都只不過是追逐欲樂,到頭來只有不斷活在失落、空虛和貪婪之中,人生的質素亦不斷下墮。至於否定善惡因果的邪見更加為人生帶來嚴重的壞影響。

  正見的內容是正見苦、集、滅、道四聖諦。若一個人持有四聖諦的正見,雖看似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試問世間上有多少正見的人呢?請不要小看正見四聖諦的種,因為有四聖諦的種的人已經有了向善、向解脫的人生正確目標,加上他的努力,這人能夠逐漸減除貪欲、瞋恚、愚癡,人生的質素不斷上升,最終帶來解脫自在的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