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指南針
三種快樂  三德大頭菜
 
引言

  南傳佛法四聖諦中之第一聖諦是「苦」聖諦,有時或會令很多人誤解佛教是悲苦陰暗的。雖然不少大德已努力地解說「苦」聖諦之「苦」字,在巴利原文「Dukkha」,含意為「不圓滿」(unsatisfactorness) 的意思,而非「痛苦」、「悲苦」的苦,但佛法「苦」的形象亦很難說為不深入民心。

  其實「佛法」對「樂」的探究和了解,亦是非常深刻獨到的。筆者今期嘗試以阿含經中的一篇經文,來談一談經中所開示快樂的三個層次。

  此經出典自阿含經相應部,智慧出版社版,第二冊,第1283頁。〔註一〕經題名字為:「精神上的」。〔註二〕

  文中開首便提到,在世間有三種快樂:第一種是「世俗的」 ( carnal )快樂;第二種是「精神上的」 ﹙spiritual happiness﹚的快樂;第三種快樂是較第二種「精神上的」 快樂更「精神上的」 ( more spiritual than the spiritual )。〔註三〕

第一種快樂

  那什麼是第一種「世俗的」的快樂呢?佛陀在經中問比丘們。〔註四〕我想讀者可能已猜到此是修行人所謂之「世間欲樂」,亦即由外界「法塵」刺激五官所引起的快樂。

  經中說:「比丘們,這裡有五種官感的快樂﹙five cord of sensual pleasure﹚,那五種呢?當『眼』見『色』,此『色』可意,可愛,可悅,可喜,官感地引誘人的,挑逗性的……當『耳』聞『聲』……當『鼻』觸『嗅』……當『舌』觸『味』……當『身』觸『觸』,此『觸』可意,可樂,可悅,可喜,官感地引誘人的,挑逗性的 …… 此等便是五種官感的快樂。無論什麼欲樂,依賴此五種官感的快樂而生起的,此便是叫做『世俗』的快樂。」〔註五〕

  筆者在修行前,亦是只知道有官感的快樂。直至最近,我的一名友人亦說世人只有數種驅動力﹙drive﹚。他所說之驅動力即是:金錢、男女之欲、名譽和權力。而此亦和佛學名相中的五欲﹙財、色、名、食、睡﹚相類似。

  至今我當然知快樂還有更高的層次,但我對「世俗」的快樂並沒有視為洪水猛獸。我也並非鼓吹縱欲。在此兩種極端之中,或許會有一個「中道」。此「中道」或許可令人由世俗的快樂過渡到高層次的快樂。而此「中道」便是「如實觀」(see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的方法了。此話怎麼說呢?我自己的經驗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觀察」不同層次快樂的實相,全面了解它們的利弊,將之對比。這樣或會自然而然地,捨離較低層次的快樂而進而追尋較高層次的快樂。此豈非較用意志力強制身心?或群體力量之外在道德壓力,來得更根本嗎?

  我在禪修前,因考試、工作壓力,是靠意志力和責任感來約制自己對「世俗」快樂的追求的。在禪修之後,因身心空間擴大,職業上的壓力也相對減輕,我開始較放手追求五官的欲樂。除了宗教,哲學外,我一直很想進修武術和音樂,學生時代雖有涉獵,但制肘甚多。近來機緣巧合我全心投入半年時間,進修這兩門學問,連坐禪也停了。初時沉醉其中,真像一隻久餓的黃牛,被放牧在肥沃的田野中恣意吃草。

  從彈唱之音色刺激耳根,而產生的快樂;從練就手腳速度力量刺激身根,而產生的快樂;從感受身心進步發展,而產生的快樂。這一切都令人迷惑。難道因五官的刺激得到的快樂是終極的嗎?難道世間圓滿可在五官快樂中尋求嗎?

  這些問題,我細心觀察。在「正見」的引導下,這些疑問只有使我更銳利地觀察事實。官感的「快樂」是確實存在,它的經驗是真實的。相比起「痛苦」它更明顯是佔優的。但此種快樂亦是有缺憾的。如借用莊子所說,它並非「無待」而是「有待」〔註六〕的。此種樂需外在條件的配合,配合不了,此等樂便會減退或消失。最致命便是引起此種快樂的外在官能刺激需要持續不斷地加強,所以此種樂並非最終極的。

第二種快樂

  第二種快樂一句說穿了便是「定」樂。此乃由於修習禪定所導致的快樂。如經中所說:「比丘們,什麼是精神上的快樂﹙spiritual happiness﹚呢?在此遠離官感欲樂,遠離不善的狀態,一名比丘進入並安住在初禪 ( first jhana ) 之中,在初禪中還是有思維及審視伴隨著的,並有由獨處而生起的喜悅及快樂。在那種心的狀態安住著。在思維及審視止息之後,他進入並安住在二禪 ( second jhana ) 之中,在其中是有內在的信心和心之一境性,是沒有思維及審視,並有由禪定而生起的喜悅及快樂因。這便是叫做精神上的快樂。」〔註七〕

  沒有坐禪的讀者,對「定」樂可能較難明白。皆因此第二種快樂,是要通過坐禪來體會的。就算禪修高手也難把此種禪悅無限地在出定後延續。

  此樂的獲得,和第一種世俗樂的最大分別乃是在於它是不需要外在刺激去刺激五官的。相反它是通個獨處﹙born of seclusion﹚;遠離欲樂﹙secluded from sensual pleasures﹚和遠離不善狀態﹙secluded from unwholesome states﹚去達致的。

  沒有外在刺激,現代人多數會覺得很悶。獨處更是不少人設法去避免的事。一己之心是否存有著不善狀態更加是大部份人從來都不會留意的事。如今在此節經文中,佛陀開示出此等「定」樂,相信對不少人來說都可說是不可思議的事了。

  為何不經「看」、「聽」、「嗅」、「嚐」、「觸」也能得到快樂呢?這其實也不很複雜。因「心」的本來的狀態,已是十分圓滿的了,在不同深淺程度的「定境」,行者會感受到自己一心不同的純靜程度。入定越深,一顆心越是純靜。伴隨這種純靜而來的喜悅,是通過切斷那些經五官而進入心中的刺激而生起的。所以第一種和第二種快樂,亦即「世間」和「非世間」快樂之獲得機制,是完全相反的。一顆心所受的刺激愈小,它便愈是平靜。心慢慢沉澱下來。在初禪裡,心已能達到一種平靜,舒適的境界,和世間樂比起來,那種隔絕外在刺激的輕快感,最初一定是十分新奇的。

  修行得越耐,行者甚至會逐漸感到外在的刺激,就算是能引起心的快樂,也比不上在初禪中平靜的心境。在二禪中,心越發明亮。那種光亮,銳利、清徹和喜悅,有些說法甚至認為它比男女之欲樂,更加令人喜悅。但此樂並非激情動盪之樂,而是平定之樂。(如經中所說:has rapture and happiness born of concentration。 )亞姜查也曾說過心定是定在那一點呢?便是定在平衡這一點上了。

  禪定之樂,是全然在內心發生的。它差不多獨立於外在的因緣條件。所以和「世間」快樂相比,它是較為「無待」的。再者它的獲得是通過減少官感刺激,將心沉澱而令心返回「本來狀態」,所以不像第一種快樂般,雖要勞累地持續保持官能刺激的強度。所以當年初嘗禪悅,也曾對它十分沉迷。那時,我像很多初學佛的人一般,一度很想出家。當時心想,不需依賴外在環境,「無待」地在這種喜悅的狀態下度過餘生,也不錯呀!

  那麼,此種「定」樂是否最究竟呢?佛陀說不是!他曾說過此種「定」境,也只不過令人能好好地過完下半生吧了。

第三種快樂

  第三種樂可說是由「智慧」得來之樂。若然沒有佛陀的住世,常人可能根本連想像也未曾想像過,會有此一種快樂境界的存在。

  此經說道:「比丘,什麼快樂,是比起精神上的快樂更精神上的呢?﹙happiness more spiritual than the spiritual?﹚」〔註八〕

  經中說:「當比丘他已將雜染消除,他能夠自省己心已從貪欲、嗔恚,愚癡中釋放出來,從此生起快樂和喜悅。這樣便是叫做比起精神上的快樂更精神上的樂。」〔註九〕
第二種快樂﹙定樂﹚相對於第一種快樂﹙官感之樂﹚已是很完善的了。因「定樂」較不需依賴於特定的外境。但第二種樂相較於第三種樂﹙雜染清除之樂﹚,又是較為遜色。為什麼呢?因坐禪入定還是需要一個清靜環境和簡樸生活方式的。如果周圍環境太嘈吵便不行了;生活太忙碌操勞也不行了。有說躲在深山,過簡樸生活豈不是成了嗎?但是就算這樣,也有出定的時候呀!出「深定」後「禪悅」雖會持續較長的時間,但始終也是會消失的。我從前執著「定樂」,曾經一度將生活簡化,好讓坐禪時間和節數盡量增加。但就算能夠爭取到在深山清修,行者還是需要依賴一個深山來得到快樂啊!

  在禪坐中進入「初禪」,五蓋便給暫時清除了。此時只要不太沉醉於定境,提起「正念」去「如實觀察」,就算有貪欲,嗔恚出現,此種念頭等也會像過客一樣很快消失。心在此種「看」的狀態因有「正念」的守護,是光明而輕鬆的。心的輕鬆快樂可能較因純定力所得的快樂﹙第二種樂﹚更甚。因修純定,多是緊守「所緣境」,故此心還是有一定負擔的。而有「正念」看守「雜染」生滅的心,「光明度」就多數是會較修定的心,來得要強。

  如此對心觀察下去,心會變得更細密,念頭開始和「心」或者是「觀察者」分開來。此時行者只會發現「心」和「念」頭的存在,是不會發現有第三者的。這可能就是心達到能暫時從雜染中清除出來的狀態。這狀態雖然是暫時性的。但用「正念」觀察,去自省己心,當下確然是沒有「喜好」、「厭惡」和「自我」的存在的。這種強大的釋放感,給行者一種很大的衝擊。使之感平日心中存藏著「雜染」是多麼大的一種重擔啊!由此而生起的第三種快樂和喜悅,是帶有明亮,清徹、自然柔和的。在層次上比起第二種純定的快樂是更高深的。這或許就是為何它比起非世俗的快樂更加出世吧了!

  在「生活禪」中,第二種「定」樂活動空間是不大的。出定後就算行者完全靜止,它也會在兩、三小時後消失。這已是計它是入深定之後了。但在日常生活中,第三種樂﹙雜染清除之樂﹚,卻是它的主要舞台。

  因在日常生活中,正是雜染最活躍的時候。外境不斷挑起喜好,厭惡和自我。一顆心追隨著好壞、得失、順逆去上下起伏。當順隨著習氣去追求,而求有所得的話,便會得快樂。但反之便會受苦。這種不完滿和壓迫感,驅使我人更強力去追求官感的滿足。但佛陀指出之第三種樂,卻是反其道而行。他就是不要你向前追而是教你向後拆毀。拆毀什麼呢?就是向前貪求的執著。

  通過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看到貪欲、嗔恚和愚癡在心中不斷生起。很多時候是會看著自己隨順習氣而行,但又無能為力。有甚者甚至在它爆發了之後才猛然醒覺。但又有很多時,尤其是正念大的時候,行者是能夠只是做一個觀察著,而不去作出反應的。如此它不斷壯大的養料便被暫時切斷了。慢慢地行者便會感到,它的力量逐漸地在心中減弱。這便好比背負著的擔子,在給一點一滴地在減輕重量一般。由此而生起的第三種快樂,行者可以由實修,去引證它是否真的比第一種及第二種快樂更殊勝。

結語

  筆者愚見以為,在「正見」的帶領下,以「正念」去觀察官感快樂,可以帶來很多智慧,使人了解到它的局限性。坐禪可令人親身感受到「出世之樂」,使人的感官免於做「井底之蛙」。心亦可以藉此增加觀察力,去看出終極究竟的淨化之樂。

  缺乏坐禪而生起的「定樂」及「念力」,似較難使行者心開解悟或進而得到更高的快樂。在慨念上追求究竟,又以意志強行禁止欲樂,似難逃離官感的魔掌。坐禪以求一己心中質素的提升,或是此中的關鍵乎?﹙完﹚

(筆者按:因欲令本文盡量簡化,所以今期將阿含經英文原文全部放在註解中,以便利讀者查閱。)

註解:

  1.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myutta Nikaya By Bhikkhu Bodhi, Volume II, Wisdom Publications, P.1283.
  2. Spiritual.
  3. This is carnal happiness, there is spiritual happiness, there is happiness more spiritual than the other.
  4. And what, bhikkhus, is carnal happiness?
  5. There are, bhikkhus, these five cords of sensual pleasure. What five? Forms cognizable by eye ?tactile objects cognizable by the desirable, lovely, agreeable, pleasing, sensually enticing, tantalizing. These are the five cords of elements. The happiness that in dependence on these five cords of sensual pleasure: this is called carnal pleasure.
  6. <莊子>內篇,逍遙遊: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郭象曰:非風則了得行,斯必有待也。) 若天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王先謙曰:無所待而遊於無窮方,是逍遙一篇綱要。)
  7. And what, bhikkhus, is spiritual rapture? Here, bhikkhus, secluded from sensual pleasures ?a bhikkhus enters and dwells in the first jhana,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thought and examination, with rapture and happiness born of seclusion. With the subsiding of thought and examination, he enters and dwells in the second jhana, which has internal confidence and unification of mind, is without thought and confidence and unification of mind, is without thought and examination, and has rapture and happiness born of concentration. This is called spiritual rapture.
  8. And what, bhikkhus, is happiness more spiritual than the spiritual?
  9. When a bikkhus whose taints are destroyed reviews his mind liberated from lust, liberated from hatred, liberated from delusion, there arise happiness. This is called happiness more spiritual than the spirit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