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禪修路
四聖諦   鹿
 
  初學禪修的時候,誤以為禪修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幫助自己解決煩惱和對治情緒。後來才明白到,禪修的目的或作用並不是這樣。禪修的其中一個作用是透過面對煩惱與情緒,觀察與了解它們由無到有,又由有到無的整個過程,繼而明白到原來煩惱與情緒並不是外間所帶來的,是源於心。既從心生,亦從心滅。然後學習不再將問題歸咎或推卸給別人或周邊的環境,學習培育心的質素(如覺知、捨心、耐性等等),過濾心的雜質(如貪、瞋、癡),以明白如何可以在任何處境中訓練戒、定、慧,可以無加號無減號地如實處理和回應面前的事物。這些了解、明白、實踐和訓練才是禪修的作用和重要性,而解決煩惱或超越情緒卻只是副產品和次要的。


苦、集、滅、道

  葛榮居士曾多次提及佛陀所說的法中的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四聖諦是指苦、集(即苦因)、滅(即滅苦)和道(即滅苦的道路)。

  葛榮居士還用了一些很簡單的方式來演繹這佛法,使眾同修較容易明白。他打了一個比喻,當一個人病了(苦),無需逃避或驚慌,也無需給它一個減號,但需斷症,找出生病的因由(苦因),才可以對症下藥(滅苦),然後還需經歷一個療程(滅苦的道路),才可以康復。

  同樣,當有煩惱或情緒生起(苦),無需逃避或擔憂,也無需給它一個減號,但需找出它們生起的因由。而其因由是對某人、事情或自己有所預期,當該人、事或自己的行為或發展跟這預期不一樣的時候,便生起煩惱或情緒。所以,煩惱或情緒是源於這預期(苦因),而不是源於外界。有了這明白,便不會要求外界的人和事去改變來遷就自己,而是學習不去預期世事的發展或為這些人和事製造故事,只如實地根據經驗去處理和回應它們,不執著成敗得失,卻欣賞到箇中的努力(滅苦)。有很多時會知道但做不到,那是因為禪修是一個心的訓練歷程,是需要耐性地付出時間與努力,培育上述的心的質素,過濾心的雜質。這培訓不可能是一朝一夕,需經歷長時期和無數次的學習、實踐、訓練與考驗(滅苦的道路)。

  至於生活層面的例子有無數,例如,在放工返家的途中,很多時會突然記起工作時好像是做錯了某些事情,心馬上會不安和擔憂,這便是所謂的工作壓力(苦的聖諦)。當提醒自己,無需驚訝或逃避這不安或擔憂,面對它們,向它們學習,便不難明白到原來它們並不是源於外界,不是源於工作中所遇到的人或事,而是源於預期自己不應該犯任何錯誤和為事物的發展虛構了很多負面的故事,然後去擔憂自己不符合這預期和擔憂事物的發展會真的像這些負面的故事那麼樣發生(集的聖諦)。明白了真正的因由之後,便不去預期自己完全不會犯錯,也不要求外界的人和事來遷就自己,而是清楚知道任何預期和故事都是無實質的、虛構的、無力量的、無他的。然後便是運用過往的工作經驗和知識看清楚究竟是否真的做錯了。若沒有做錯的話,便沒有事情要處理。若真的做錯了,便需思考如何可以補救,在好幾個不妥當的補救方案中,選擇較為妥當的方案,然後耐性地部署或等候時機,正面地回應和處理這件事,無論最後的結局如何,都勇敢地承擔自己所作的抉擇的後果(滅的聖諦)。在這訓練的過程中,起初是十次中只有二、三次做得到。但經過一段長時期的訓練和多次向不安和擔憂學習,漸漸便會十次中有五、六次做得到。再過一段時期,做得到的次數會更多。但需明白到重點並不是做得到的次數多少,這是次要的,只是修行的副產品而已。重點是在培訓的過程中,心的質素會隨著所付出的時間和努力漸漸提升,心的雜質也會漸漸減薄,戒、定、慧漸漸穩固(道的聖諦)。

從苦學習找出滅苦的道路

  葛榮居士曾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苦」是一個聖諦(聖潔的真諦)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只有從苦學習才可以找出滅苦的道路。

  相反,若見到苦或不舒適的感覺感受時便想盡方法去逃避或要它們盡快消失的話,便是抗拒苦,與苦搏鬥,沒有向苦學習它的起因,沒有對症下藥,那不但不自覺地在增加苦的力量,也不會認識滅苦之道。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當有苦或不舒適的感覺感受生起時,與其抗拒它,不如友善地提醒自己:「現正在經歷的是第一聖諦、苦的聖諦。」有了這輕輕的提醒,便會明白到現在正是向苦學習的時刻,而不是盡快趕走它或與它搏鬥的時刻。
跟著便是第二步,亦即是實踐第二聖諦,學習向現正經歷的苦找出苦因。怎樣找出苦因?便是認識自己如何向面前的人和事作出喜愛和不喜愛(likes and dislikes),怎樣製造預期(expectations)、審判(judgments)和要求 (demands),繼而怎樣被自己所製造的這些模型和概念所束縛與囚困。

  認識與明白真正的苦因很重要,亦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對症下藥,不再將種種問題歸咎或推卸給別人或周邊的環境,不再向外尋覓,而是向內望,繼而明白到只有自己才可以把自己從自己製造的苦惱中釋放出來,這是大自然的法則與規律。

  向內望的意思當然並不是將問題全數歸咎自己或背起所有責任,而是靠「自力」滅苦,靠自力認識與實踐第三聖諦,即滅苦的聖諦,向現正經歷的處境學習如何友善地、輕輕地放開、捨下這些喜愛、不喜愛、預期、審判和要求。我們有能力單靠自力去放開、捨下它們嗎?當然有、肯定有,既然我們有能力去製造它們,當然也有能力放開、捨下它們。

  放開、捨下的意思當然不是把事情拋諸腦後,置之不理,或抱無所謂的態度,而是指覺醒地明白這些喜愛、不喜愛、預期、審判和要求都只是心所製造的故事,都是無實質的、無力量的、無他的。然後還須要有興趣地、無加號無減號地、耐性地、運用過往的經驗和知識去觀察、認識、回應和處理現前的實況,欣賞箇中所付出的努力,吸取箇中的經驗和教訓。

  最後還須認識第四聖諦,即滅苦的道路。這道路並不可以靠改變外物,或強要自己立刻改變來實行的。而是須經歷長期和無數次向苦的學習、磨練,了解與明白真正的苦因,吸取滅苦時無論成敗得失的經驗和教訓,漸漸精進戒、定、慧來逐步改變自己。

  在這些經歷的過程中,覺知、捨心、耐性、慈心、彈性等等心的質素自然會隨著所付出的時間與努力(自力)漸漸提升,貪、瞋、癡的心的雜質也自然會漸漸減薄。當這些心的質素漸漸提升和這些心的雜質漸漸減薄,心自然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有能耐,反思四聖諦和其他佛陀所說的法的運作時也會漸漸較容易明白、明瞭,實踐時所遇到的無知無明或障礙也會漸漸減少,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因此,滅苦的道路便是修習與培育戒、定、慧。簡單而言,明白苦因是源於內而不是源於外便是「慧」;靠自力培訓上述的心的質素和過濾上述心的雜質,使心的能耐穩固、清晰,便是「定」;不單只是知道與明白,還靠自力一點一滴地嘗試、實踐、實習,便是「戒」。

  祝願各位在日常生活中禪修時,有興趣地認識哪時候是苦的聖諦,哪時候是集的聖諦,哪時候是滅的聖諦,哪時候是道的聖諦,向任何處境學習與認識佛法在世間的運作。

When suffering arsies, can you say,“Very interesting, because now, it has come, I can work with it. ”
 —— Godwin Samararatne
當苦生起時,可否對自己說:“非常有趣,因為它來了,現在有機會鍛煉了。”——葛榮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