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思
求與無求  
 
  「學佛是要無求的,學佛不應有任何期求。」類似的說話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我們亦可察覺到有些學佛的人的內心是有所期求的。那麼,我們應如何看待求與無求呢?

  剛跨進學佛門檻的人的內心總會有所期求:求取真理、求取人生意義、求取快樂之道、求取人生方向、求取解除事業挫敗的困擾之道、求取消除感情挫敗的困擾之道,求取化解人際關係失敗的困擾之道……不管求取的是甚麼,總的來說是要求取:智慧,沒有困惑,沒有煩惱。這些求取是他們跨進學佛門檻的動力,也是修行上路的動力。沒有這些求取,他們根本不會走上修行的道路。我們要認識一個事實:「無求」是由「有求」而來的。剛開始的時候,懷著「求」的心來修行,一步一步的邁步前進。到了某一階段,條件成熟的時候,行者自會明白到要成就解脫,必須要放下「求」的執著,到時,行者就會以「無求」來繼續走那解脫的道路。

  有所期求自然會生起情緒-- 正面的,負面的。正面情緒的生起可轉化為修行的動力;負面情緒的生起可作為學習的機會:觀察情緒生滅的過程,觀察情緒令人生苦惱的運作機制。

  事實上,不單止是剛起步的修行人會有所期求,不同階段的修行人會有不同內容的「求」與「無求」。因此,我們要清楚認識不同階段的「求」與「無求」,否則,不分次第,不分階段地說「求」與「無求」只會令行者的修行出現迷亂和困惑,不會產生任何益處。

  欲是染著的,但首先我們必須有欲才能開始修行「道」。

  我們是靠著欲望起修的,如果我們沒有欲望,我們就不會去修行。

  《森林裡的一顆樹》第9頁 ——阿姜查

  有些人不想要有欲望,或是希望沒有欲望,因為他們認為修行是指向無欲的。然而,如果沒有欲望,那就沒有修行的方法了。

  每個人,包括佛陀在內,都帶著欲望開始去修行的——希望擁有心靈的寧靜且希望沒有迷惑和痛苦。

  《為何我們生於此》第50頁 ——阿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