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禪修路
無嗔  鹿
 

  在日常生活中修習,不難觀察到自己生起嗔怒心的時刻。例如,經常要親人、朋友或同事接受自己的意見和見解。當他們不接受時,便生氣、苦惱、怪責他們。有時候還會找些藉口,如在這件事中我明明是對的,道理是充份的,他們還是愚昧地不聽從,他們真不合理。經靜心觀察及反思,卻常發覺愚癡的原來是自己,因為心以自己的經驗與見識為事情製造了一個見解、一個模型,認為既然這見解與模型適用於自己,便必定適用於別人。起初發覺這誤解,便會怪責自己。嗔怒心像是一波未停,一波又起。

  幸好還記得葛榮導師的一句話,就是請各位同修「以最友善的方式學習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當你知道如何與自己交朋友的時候,你便會知道如何與別人交朋友」。於是便學習友善地原諒自己,沒有給自己減號。與其執著錯誤不放,不如友善地向它學習。經驗證明了每當對自己真誠深切地友善,心便自然會生起一種祥和的感覺,心由被很多複雜的情緒充積變成柔軟、有空間。

  當經過長時間一次又一次的訓練,漸漸發覺到其實每個人都是走同一條路,就是從錯誤中學習,繼而漸漸成長。不過,在禪修前,往往會犯同一個錯誤很多次,還不改過,祇顧為自己找藉口,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甚至社會身上。禪修後,卻犯一些小錯誤已知道要向錯誤正面學習,把自己從犯錯中所受的苦減少,繼而將周邊受自己影響的人的苦也減少。

  轉眼幾年的時間過去,發覺自己已付出了絕大的努力去訓練心不去盲目追隨貪嗔癡的習性走,雖比以往有很大的進步,但有待改進的地方依然很多。這說明習性之強,是需極長的時間與耐性才能把它減弱。當察覺到這點的時候,心自然對這位好朋友心生慈心,了解到他的努力,他的進步,但仍然處於需要更多時間、努力、耐性的境地。

  再抬頭看見周邊的人,無論認識的或不認識的,跟自己一樣,沒有分別,都是被各自的習性所困,祇是形式和深淺程度有所不同。

  既然自己也要用這麼多的努力,才能減弱這麼少的習性,那很容易便可以諒解別人的習性,友善地原諒別人,不會再因為見到別人的習性而驚訝。明白到這個被習性所束縛的人,跟自己一樣,都是正在受苦的人。若他繼續執迷不悟,也跟自己一樣,遲早會為他所犯的過錯負上責任,得到應有的教訓,從這些教訓中成長。

  當清楚明白到這人並不是他表面上的威風,也明白到他將要承擔他行為的全部責任,自然便會對這人心生慈心,友善地原諒這個正在受苦的人。就算沒有甚麼可以幫得到他,最少亦不用情緒去反應他,不去增加他的苦,也不增加自己的苦。當你真的明白時,或許你會默默地、友善地祝福這人,祝願他將來無需承受太大的教訓便會醒覺。

  當然,這並不表示任由他胡作妄為,傷害自己。當心真的祥和、有空間時,很容易便明白雖然沒有了情緒的反應,但仍然需要回應事情,處理事情。葛榮導師不是曾多次提醒各位同修無需「反應」(react)但需「回應」(respond)。

  例如有人對自己提出不滿或投訴,沒有嗔怒心並不等同像失了聲一樣光坐著,或去默認一切。當心不被嗔怒的情緒充積時,心就不會馬上為自己找藉口辯護,而是有空間有耐性地會去聆聽,了解這人的不滿或投訴有沒有根據。若有根據的話,便友善地自我檢討。若沒有根據的話,便去解釋,有需要的話還可以顯示出嚴厲和不客氣的姿態與立場,但目的並不是必定要別人同意或接受,而是好好去履行任務,這任務便是將自己的理據有耐性地一一陳述。若別人接受的話,非常好。若別人仍然不接受的話,亦非常好,因為自己已好好地把該任務完成。你記得葛榮導師曾講過「重要的是所付出的努力,不是其成敗」這句說話嗎?若你真正明白這句說話所包含的大自然法則,或許你會發現,當你一次又一次盡力履行任務後,無論成果,你的心已漸漸成長,在漫長的修行路上又跨出一大步。

  請各位同修都嘗試以友善來了解你自己這位好朋友,繼而學習以友善來了解別人,進步會因應各自付出的努力自然而來,利己利他。這條修行的路必須我們自己一步一步的行,沒有別人能代替我們行這條路。祝願各位同修都盡自力走上這條邁向光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