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與睡  
 

  短暫人生,不知不覺間,虛度四十多個寒暑,假如在我此生中,以平均年齡七十歲計算,所剩餘已不足半數。隨波逐波的前半生,理念所謂享受人生,豈能辜負今生,所以每天都會找些節目,總是離不開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賭錢、吸煙及喝酒。但最難過的是每當大家盡興而去,各散東西,獨個兒卻依然感到空虛。前半生遺留下來的是無數慨嘆和追憶。願望是歡欣永在,無奈好景不常,每個人生片段,像夢般過去,當中有過快樂日子,亦有失意時候。細心想想,人世間一切悲歡離合,時刻正在轉變中,既無開始亦無休止。試問自己一生可以得到什麼?又何妨失去任何東西;換言之連自己生命也無法主宰,還有什麼最為珍貴。就憑一次偶然,改變了我對此生看法,認同佛學所說:無常。話說四年前我巧遇佛教視聽中心主辦一連數天的葛榮導師禪修講座,在黃鳳翎中學禮堂舉行,我毅然報名參加。

  那次開始接觸南傳佛教禪修,慢慢將我此生改變;逐漸適應平淡生活,閒來無事亦不需要費神找節目,安然度日。雖然是短短幾天的講座,導師主要教禪修靜坐、行禪、站禪。在一個從未認識禪修是什麼,亦不懂佛學的我,聽起來一知半解,坐還可明白多少,但行與站則一竅不通,只知道人行亦行,人站我企,總言之跟著別人模式,心何曾裝載。還記得初學行禪時,自己偷偷地笑問是否來學跟別人行路;行禪與站禪目的在那裡,並不曉;什麼是正念不必問;至於學習靜坐,稍為最有興趣。但每當禮堂燈光減弱,開始集體靜坐,將身體放鬆,眼睛瞌上,我經已昏昏欲睡; 如果對導師所講話題無興趣,索性撐著身體睡,反正無人干擾。整個禪修課程,記得其中有一兩課,導師在台上講,我在台下睡,整個講座過程,只能聽了一半,就這樣應該說我是去學怎樣坐著睡。幸好繼續還有機會學習靜坐,共修轉移在妙華佛學會進行,每月一次,同學人數大約二十多名,由蕭師兄帶領,鍾師兄從旁協助,共修仍然圍繞著葛榮導師教法範疇。

  參與共修班最大收穫,除了有一個寧靜地方靜坐外,靜坐完畢那幾十分鐘研討,大家一同分享別人靜坐經驗,倍感興趣,而共修結尾同樣有唸誦,必然少不了慈心禪。講到慈心禪,值得一提,此乃葛榮導師禪修精粹──方法非常簡單,遵照導師教導經常練習,慈心自然發揮本來效應,可改善我們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自利利他。起初我不相信,一直不肯學習,原因好像有點自我催眠。當時大家一起做慈心禪,而我呢,則我行我素,照樣靜坐。後來覺察到自己瞋心甚重,靜坐時每念怨敵,忿忿不平,莫名難受湧上心頭,引致越坐越硬,才嘗試修習慈心禪,希望藉著慈心來淨化瞋心,慶幸終於能領略箇中益處。

  自懂得觀呼吸以來,經常在家練習,但坐與睡依然分不開,假如坐30分鐘,可能昏睡10分鐘左右。漸覺對靜坐興趣濃厚,因此開始留意其他道場的公開靜坐活動,若然時間許可,亦會報名參加,總之多方面學習,靜坐知識日漸加深,明白靜坐除觀呼吸法外,還有其他種種方法,例如數息觀,念佛,觀佛像等等,並無規定用何種方法最好,隨自己喜愛,只要靜坐時不失正念,了了自知當下所起一切念,來由它來,去由他去。

  修行是需要兼顧戒定慧三學,單憑靜坐並不足夠,自知個人佛學知識敷淺,於是乎嘗試閱讀經教,以及聽別的導師說法。平常有關禪修書籍,尤其是阿姜查叢書,幾乎每天都看,或者一頁頁抄進電腦,來增強自己對佛學認識,逐漸理解佛學正見。

  靜坐將近一年,依然慣性昏睡,全無對策。昔逢翌年的10月份,葛榮導師再次應邀來港,而今次禪修講座轉由志蓮淨苑舉辦,參加人數比第一年多,連續幾晚之講座,平均入場人數為二百人,結尾為整天的禪修課程。最後導師還帶領我們二十多名共修同學,上大嶼山華嚴閣,繼續為期七天的禪修。在山上,若然有關禪修問題,可以個別約見,感恩導師悉心教導,部分禪修問題得以迎刃而解。至於怎樣克服靜坐昏睡,導師提供幾個方法:(1)靜坐時提起正念(2)發覺自己昏睡,可以打開少許眼睛,讓微弱光線來驅走睡意(3)如果仍然無法驅走昏睡,或可去洗洗臉。

  山上禪修,當然是條件比在市區更佳,兼且須要整天止語,一天到晚二十多名同學聚在一起,靜坐、瑜伽、吃飯、工作禪一切相當寧靜。晚上由導師親自主持研討,令我們增添不少佛學知識,加上同學們與導師之間打成一片,風趣幽默的話題,我認為是山上禪修最佳節目。唯獨是山上蚊蟲較多,蚊咬人不時發生,但人打蚊事件並無出現。七天禪修曲終人散,從山上帶返山下一片寧靜愉悅心境,難能可貴,離開時彼此之間,仍然流露著一份親切感。

  自始共修班轉由志蓮淨苑舉辦,由原先每月一次增至每月二次,時間依舊,晚上七時至九時,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一和第三個星期一,參加人數也陸續增多。

  經過四年不停學習,總算認識到佛教,坐與睡也可以分得開了;至於個人的禪修體驗是:心若水般,遇風成浪,只可觀,不可執。

  在禪坐當中,事實上,陷於平靜裡比卡在煩擾中還糟,因為,卡在煩惱中至少還會想逃脫,然而,在平靜中,你卻只會樂於其中,沒有任何進展。當極喜、清明的狀態從內觀禪修中生起時,千萬別去執取它們。

—— 阿姜查